申論范文新聞打假背后的思考
來源:易賢網(wǎng) 閱讀:937 次 日期:2015-10-30 09:09:46
溫馨提示:易賢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范文新聞打假背后的思考”,方便廣大網(wǎng)友查閱!

大凡媒體,捷足先登,在第一時間搶到有價值的新聞,順理成章。大凡受眾,求新獵奇,對讓人眼前一亮的新聞,自然垂青。有鑒于此,新聞媒體將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奇作為追求目標亦不為過。但不管捷足先登,還是人無我有,都必須確保新聞的真實性。否則,遣詞造句再優(yōu)美、情節(jié)描述再動人,場景刻畫再美妙,也不過是罔顧事實、主觀臆斷、指鹿為馬、閉門造車的假新聞。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假新聞通常很惹眼,頗能贏得廣泛關注。正因為如此,它的社會破壞性也就很大。“無冕之王”造假,會使新聞媒體應有的公共、公正性蒙受損害;一些看上去沒有惡意、甚至充滿善意的假新聞,雖然讓人耳目一新,卻因為找不到事實根據(jù),時間一長,或為權威所證偽,或自動真相大白,只能使新聞媒體社會公信力遭到破壞;有的假新聞因掩蓋事實真相,會擾亂民心、誤導民意,甚至引發(fā)矛盾、制造混亂。

個別新聞媒體,所以胡編亂造假新聞,或?qū)π侣剚碓床患雍藢嵕涂牵瑒右蛟谟谕ㄟ^制造轟動效應,撈取不當經(jīng)濟效益,唯獨不講職業(yè)道德,喪失責任感,把社會效益放到了一旁。但假新聞害人也害己,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君不見,造假新聞的媒體與個人,其聲名狼藉,已有先例,且并不鮮見。

讓假新聞不再害人害己,當杜絕假新聞問世。那么,如何才能達此目標,新聞媒體與新聞工作者應該“吾日三省吾身”,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看待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絕不“為賦新詩強說愁”,做到是為是、非為非,不為追求眼球效應、賺取高收視率、收聽率、訂閱率而編造假新聞。對那些未經(jīng)核實的“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的獵奇新聞,堅決封殺,決不讓其堂而皇之地登上銀屏、版面。新聞媒體不光要當好鐘馗,痛打“李鬼”,戳穿“假猴王”真面目,也應主動狠打自家造假之舉,一旦發(fā)現(xiàn)記者編造或提供假新聞,不管什么動機和原因,都不網(wǎng)開一面,一律從嚴懲處。同時加強對新聞記者的教育引導,使之明白,既然選擇了新聞事業(yè),就不能不講新聞事業(yè)的“道之所在”——既不讓新聞“人老珠黃”,更不讓新聞弄虛作假。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yè)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寫作真題‖模擬題
易賢網(wǎng)手機網(wǎng)站地址:申論范文新聞打假背后的思考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wǎng)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