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安全工程學》復習大綱
一、考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學生系統(tǒng)深入地掌握燃燒與爆炸基礎理論,把握本專業(yè)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動向,使學生獲得必需的專業(yè)技能鍛煉,使有關的專業(yè)技術知識得以充實與提高。掌握燃燒條件、燃燒機理、物質的燃燒等基礎知識;掌握預混氣體的著火理論;掌握不同的爆炸形式及其特征和影響因素;掌握火災爆炸的預防及控制技術。
二、考試方式和考試時間
閉卷考試,總分150,考試時間為3小時。
三、參考書目(僅供參考)
《燃燒爆炸理論及應用》,潘旭海編,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5
《化工過程安全理論及應用》,蔣軍成、潘旭海譯,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
四、試題類型:
主要包括填空題、選擇題、名詞解析、簡答題、計算題、分析論述題、作圖題等類型,并根據每年的考試要求做相應調整。
五、考試內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 燃燒及災害
掌握:燃燒的概念、爆炸的概念;燃燒與爆炸之間的區(qū)別;爆炸的分類;燃燒三角形及燃燒四面體;防火、滅火方法;物質的燃燒過程及燃燒形式;閃點的概念及測量;閃點的估算;自燃的分類及發(fā)生條件;自燃點的測定;燃燒機理;鏈鎖反應理論;燃燒極限的影響因素;燃燒極限的估算方法;池火災及噴射火災的概念。
熟悉:燃燒三角形、燃燒四面體、防滅火方法;燃燒誘導期;預混燃燒及擴散燃燒的特點;影響閃點測量的因素;鏈鎖反應理論;燃燒極限的估算及混合氣體燃燒極限的估算;池火災的發(fā)展過程及火焰在液池表面的蔓延過程;池火災的危害及防護;噴射火災的主要特點、危害及防護。
第二部分 物質的燃燒
掌握:火焰的傳播機理(熱理論、擴散理論);沸溢及噴濺的發(fā)生過程及條件;木材燃燒的過程;陰燃的結構、陰燃的發(fā)生條件以及陰燃向有焰燃燒的轉變過程。正常火焰?zhèn)鞑ズ捅Z的特點;火焰?zhèn)鞑C理;預混氣中火焰的傳播理論;熱波特性;噴溢形成必備的條件。
熟悉:火災在預混氣中傳播的方式;火焰前沿的概念及特點;層流火焰?zhèn)鞑ニ俣鹊臄祵W模型及影響其速度大小的物理化學參數;液體的蒸發(fā)過程及液體燃燒速度的表達方式和影響因素;油罐火災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及特點;熱波的概念;噴濺的預防措施;固體燃燒的分類;固體的熱分解過程;陰燃與有焰燃燒和無焰燃燒之間的區(qū)別;影響陰燃傳播速度的因素。
第三部分 預混氣體的著火理論
掌握:混合氣體發(fā)生熱自燃的臨界環(huán)境條件的推導;混合氣體發(fā)生熱自燃的臨界環(huán)境條件。
熟悉:謝苗諾夫熱自燃理論的適用范圍;著火感應期的概念;“著火半島”現象;鏈鎖自燃的著火條件及著火感應期的確定;鏈鎖自燃理論解釋“著火半島”現象。
第四部分 爆炸及其災害
掌握:爆燃與爆轟的破壞機理;影響B(tài)LEVE形成的條件;粉塵的基本概念及分類;粉塵爆炸的條件;粉塵爆炸的機理及影響因素;粉塵爆炸與氣體爆炸的區(qū)別;爆溫和爆壓的計算。
熟悉:爆燃與爆轟及其區(qū)別;影響爆轟發(fā)生的因素;蒸氣云爆炸的成因及特點;沸騰液體擴展蒸氣爆炸的概念;BLEVE的典型形成過程;BLEVE的危害及防護。噴霧爆炸的形成;熟悉影響爆炸強度的影響因素;爆炸沖擊波的概念及爆炸沖擊波超壓的計算方法。
第五部分 火災爆炸的預防及控制
掌握:靜電電壓及放電能量的計算;靜電的控制措施。惰化循環(huán)次數及氮氣使用量的計算;可燃性圖表的繪制方法;可燃性區(qū)域的估算方法;可燃性圖表的具體應用;安全液封的安裝位置及使用注意事項。
熟悉:禁火區(qū)動火的基本要求;爆炸性物質的分類;爆炸危險環(huán)境的劃分;防爆電氣的類型;靜電的產生及積聚;影響靜電積聚的因素;流動電流的概念及計算;靜電的危害;惰化的方法;通風的分類及通風系統(tǒng);阻火裝置及泄壓裝置的具體類型;阻火器的工作原理;安全閥的使用注意事項及防爆片的應用場合;爆炸的防護方法。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