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博士后流動站 | 合作教授姓名 | 招收專業(yè)(二級學科) | 要求 | 學院 | 聯(lián)系方式 | 招收類別及人數(shù) |
1 | 民族學 | 麻國慶 | 民族學 | 受過民族學學科系統(tǒng)訓練,公開發(fā)表過相關學術論文至少4篇 |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 68932779 | 國家資助1名學校資助4名 |
2 | 丁宏 | ||||||
3 | 楊筑慧 | ||||||
4 | 賈仲益 | ||||||
5 | 吳楚克 | ||||||
6 | 李麗 | ||||||
7 | 祁進玉 | ||||||
8 | 巫達 | ||||||
9 | 青覺 | 具有較深厚的專業(yè)素養(yǎng) | 管理學院 | 68932814 | |||
10 | 樊勝岳 | 中國少數(shù)民族經(jīng)濟 | 1.為人正直,品行端正,刻苦勤奮,責任心強;2.有志于學術,較扎實的經(jīng)濟學功底,較強的學術研究能力。 | 經(jīng)濟學院 | 68933674 | 學校資助1名 | |
11 | 謝麗霜 | ||||||
12 | 龍春林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有較強的科研能力 | 生命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 | 68932633—8002 | 學校資助1名 | |
13 | 中國語言文學 | 胡素華 |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1、具有較強的現(xiàn)當代語言學理論教育背景。2、博士論文或發(fā)表的論文中描寫過非漢語普通話語法問題。3、具有較強的語言田野調查的能力。4、英語水平較高,有閱讀英文專業(yè)文獻的能力。5、愿意致力于研究中國南方人口較少民族語言。 | 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學院 | husuhua_lh@163.com | 國家資助1名學校資助1名 |
14 | 阿不都熱西提·亞庫甫 | 具備扎實的語言學基礎知識,掌握田野語言學、歷史語言學和功能語言學的基本方法,能夠從事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的田野調查、檔案化描寫研究和歷史語言學分析,包括詞源研究。 | yakup@bbawe.de | ||||
15 | 趙小兵 | 計算語言學或自然語言處理研究方向博士畢業(yè) | nmzxb_cn@163.com | ||||
16 | 盧小群 | 漢語言文字學 | 主要從事漢語方言學的研究,對方言音韻和方言語法有較深厚的功底。能熟練使用相關軟件處理語言材料。 |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 luxiaoqun2013@163.com | 學校資助1名 | |
17 | 中國史 | 中國近現(xiàn)代史 | 具有博士學位和學歷,具備較好的科研能力,近5年內,在核心期刊公開發(fā)表3篇及以上學術論文,年齡在35周歲以下 | 歷史文化學院 | 68933384 | 國家資助1名 | |
18 | 專門史 | 歷史文化學院 | 68933384 | 學校資助1名 | |||
19 | 中國古代史 | 歷史文化學院 | 68933384 | 學校資助1名 | |||
20 | 哲學 | 何其敏 | 宗教學 | 宗教學理論方向;或宗教心理學方向;或道教方向。 | 哲學與宗教學學院 | 68932634 | 國家資助1名 |
21 | 謝愛華 | ||||||
22 | 謝路軍 | ||||||
23 | 楊桂萍 | 宗教學 | 宗教學理論方向;或宗教心理學方向;或道教方向。 | 68932635 | 學校資助1名 | ||
24 | 游斌 | 伊斯蘭教方向;或基督宗教方向 | |||||
25 | 社會學 | 包智明 | 社會學 | 符合國家規(guī)定申報條件的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和民俗學等相關專業(yè)畢業(yè)博士生 | 世界民族學人類學研究中心 | 18601193852 | 國家資助1名 |
26 | 林繼富 | 民俗學 |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 15101127855 | 學校資助1名 | ||
27 | 任國英 | 社會學 |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 13693204186 | 學校資助1名 | ||
28 | 張海洋 | 人類學 | 世界民族學人類學研究中心 | 18600645704 | 學校資助1名 | ||
總計 | 國家資助5名,學校資助14名。 |
2026上岸·考公考編培訓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