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詳細介紹了javascript實現(xiàn)數組去重的多種方法,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
先說說這個實例的要求:寫一個方法實現(xiàn)數組的去重。(要求:執(zhí)行方法,傳遞一個數組,返回去重后的新數組,原數組不變,實現(xiàn)過程中只能用一層循環(huán),雙層嵌套循環(huán)也可寫,只做參考);
先給初學者解釋一下什么叫數組去重(老鳥跳過):意思就是講數組里面重復的元素去掉,比如說var arr = [3,2,4,2,1,2]; 數組去重得到的新數組是 [3,2,4,1],就是這么一個功能。
實現(xiàn)方法比較簡單,實現(xiàn)的方式也比較多,很多大牛也寫過相關的文章,之所以寫這邊博客,旨在一是備忘,二是給初學者能更好的理解其實現(xiàn)的原理,好,我們看第一種實現(xiàn)方式:
第一種,通過遍歷新數組來去重
var arr = [1,'b','b',4,3,3,4,5,1];
//第一種
Array.prototype.unique1 = function(){
var arr1 = []; //定義一個新數組
for(var i=0;i<this.length;i++){
if(arr1.indexOf(this[i]) == -1){//判斷目標數組中在原數組里是否存在
arr1.push(this[i]);
}
}
return arr1;
}
console.log(arr); //[1,'b','b',4,3,3,4,5,1]
console.log(arr.unique1()); //[1, "b", 4, 3, 5]
//這種方法的主要思路就是,新建一個數組,然后在原數組中,從第一個開始,看看新數組里面有沒有這個元素,如果有,就忽略,然后進行下一個,如果沒有,則把這個元素存到新數組里面,
//也就是說,每一次比較,都會遍歷新數組,直到找到相同元素為止,比較耗性能
如果大家不習慣這個寫法,可以改成下面的寫法,效果是一樣的:
var arr = [1,'b','b',4,3,3,4,5,1];
function unique1(arr){
var arr1 = [];
for(var i=0;i<arr.length;i++){
if(arr1.indexOf(arr[i]) == -1){//判斷目標數組中在原數組里是否存在
arr1.push(arr[i]);
}
}
return arr1;
}
console.log(arr); //[1,'b','b',4,3,3,4,5,1]
console.log(unique1(arr)); //[1, "b", 4, 3, 5]
下面的方法我就不改寫法了,你們可以按照上面的格式來改寫一下,結果我也不輸出了,因為結果是一樣的,注釋寫在代碼中,慢慢體會一下
第二種,通過hash表(這個概念有點大,具體原理就不在這里細說了,有時間我會單獨寫一遍,這是好東西)實現(xiàn)
var arr = [1,'b','b',4,3,3,4,5,1];
Array.prototype.unique2 = function(){
var hash = {}; //定義一個hash表
var arr1 = []; //定義一個新數組
for(var i=0;i<this.length;i++){
/*
這里比較難理解,我們一步一步來看:
hash是一個對象,則存在鍵值對(key:value),只不過現(xiàn)在是為空的,所以hash[key] = value;
第一步:i=0;this[i]=this[0]=1; hash[this[0]] = hash[1] , 因為hash初始為空,沒有找到key=1的值,所以然后undefined,
執(zhí)行下一步:hash[1] = true(此時hash對象就有了第一組鍵值對),將原數組的第一個數添加到新數組中,重復第一步
因為不重復的判斷hash的值都是undefined,而重復的都為true了,所以不重復都被添加到新數組中
因為hash表存的值是存的地址,放在堆內存中,所以有多少個不重復的元素,就要分多少個內存來存放,所以這種方法比較占內存,但是相比之下,這種的運算運動是最快的,
這也就是用空間來換取時間了,數據量比較小,推薦用此方法
*/
if(! hash[this[i]]){
hash[this[i]] = true;
arr1.push(this[i]);
}
}
return arr1;
}
console.log(arr);
console.log(arr.unique2());
第三種,通過遍歷自身的位置是否一致來實現(xiàn)
var arr = [1,'b','b',4,3,3,4,5,1];
Array.prototype.unique3 = function(){
var arr1 = []; //定義一個新數組
for(var i=0;i<this.length;i++){
if(this.indexOf(this[i])==i){
//這里也是indexOf遍歷,看從第一個元素在原數組中的位置,如果第一次出現(xiàn)的位置和下標相等,說明當前元素的不重復的,如果不等,說明該元素前面已經出現(xiàn)過
arr1.push(this[i]);
}
}
return arr1;
}
console.log(arr);
console.log(arr.unique3());
第四種,這個有點意思,只能運用到特殊場合,就是先跟數組排序,然后22比較,輸出一個排序過的新數組
Array.prototype.unique4 = function(){
/*
這里是思路是,先排序(默認從小到大),然后將原數組的第一個給新數組,
因為是經過排序的,所以重復的只會存在在相鄰位置
這里就相當于是做22比較,如果相等,則進行下一組,如果不相等,則把這個數存到新數組中,用這個數再進行比較
*/
this.sort();
var arr1 = [this[0]];
for(var i=1;i<this.length;i++){
if(this[i] !== arr1[arr1.length-1]){
arr1.push(this[i]);
}
}
return arr1;
}
console.log(arr);
console.log(arr.unique4());
完結!
要求里面還說,可以使用雙層嵌套循環(huán)來實現(xiàn),無法就是用2層for循環(huán),讓每一個與原數組去比較
Array.prototype.unique5 = function(){
//雙層循環(huán),一一比較
for(var i=0;i<this.length;i++){ //從0開始
for(j= i+1;j<this.length;j++){ //從1開始,逐個比較
if(this[i] === this[j]){ //如果恒定
this.splice(j,1); //就將這個元素刪掉
}
}
}
return this;
}
console.log(arr);
console.log(arr.unique5());
這種寫法的循環(huán)次數太多,不推薦,有人會說,第一種和第三種不也是每次都遍歷一遍嗎?跟第5種感覺也差不多呢?是的,你能這么理解,說明你理解了,但是呢,又不是特別的理解,我們說差不多那可就差太多了,indexOf()表示的是找到第一個匹配的元素就會停止遍歷,而第5種則是不管找不找得到,都會把整個數組遍歷一遍,如果數據量大,那你覺得哪個性能要好一點?
特別注意的一點:如果在比較兩兩之間的值是全等或不等的時候,一定要用恒定(===)和不恒定(!==),因為這會涉及到元素的類型上,如 1與'1'是不恒等的!
上面的可真是干貨了,一點水分都沒有,只能靠大家自己領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