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核算系統(tǒng)主要包括存貨核算和固定資產核算兩大系統(tǒng)。
(1)存貨核算。
日常工作內容有:
①擬定核算辦法,健全手續(xù)制度。會同有關部門擬定材料物資管理與核算實施辦法。對原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材料、商品產品、物資等各類存貨的收發(fā)、領用和保管,都要會同存貨管理部門規(guī)定手續(xù)制度,明確責任。
②審查采購計劃,控制采購成本。根據(jù)生產經營計劃,財務成本計劃,商品銷售計劃,結合材料物資庫存和供應情況,認真審核材料物資供應計劃和供貨合同,審查匯編材料物資采購計劃,嚴格執(zhí)行,防止盲目采購,控制材料物資的采購成本。
③負責明細核算,辦理收發(fā)業(yè)務。要認真審核各類存貨的收發(fā)憑證,分別按存貨的保管地點、類別、品種、規(guī)格,登記明細分類賬。要協(xié)助使用部門建立低值易耗品的領用和報廢的登記、以舊換新、損壞賠償、定期盤點等制度。對出租、出借的包裝物,要按規(guī)定收取租金和押金。加強對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的管理。對購入的材料、商品,要認真審查發(fā)票、賬單等結算憑證,及時辦理結算手續(xù),核算采購成本和費用。對在途材料要督促清理催收,對已驗收入庫尚未付款的材料,月終要估價入賬。
④制定消耗定額,編制成本目錄。配合有關部門制定材料消耗定額和編制材料計劃成本目錄。制定的材料消耗定額要先進合理,要隨著生產技術條件的改變,及時加以修改,促進合理節(jié)約材料。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yè),要制定材料計劃成本目錄。材料計劃成本要盡可能接近實際。如果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相差較大,要注意及時進行調整。
⑤參與庫存盤點,處理清查賬務。要定期、不定期地對存貨組織盤點,年終要進行全面清查。對盤盈、盤虧和報廢的存貨要查明原因,分別不同情況,經過批準后進行賬務處理。
⑥分析儲備情況,防止呆滯積壓。要經常深入倉庫,了解存貨的儲備情況,對于超過正常儲備和長期呆滯積壓的存貨,要分析原因,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督促有關部門處理。對于存貨保管不善等原因造成損失浪費的,要追查管理人員的責任。
(2)固定資產核算。
日常工作內容包括有:
①劃清資產界限,擬定核算辦法。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實施辦法。要正確劃分工業(yè)企業(yè)的固定資產與低值易耗品、施工企業(yè)的固定資產與臨時設施的界限,編制固定資產目錄,對固定資產進行分類編號和核算,加強管理。
②參與編制計劃,核定需要數(shù)量。參與編制固定資產更新計劃和大修計劃,參與核定固定資產需用量。會同有關部門根據(jù)本企業(yè)生產經營的需要,認真核定固定資產需用量,并隨著生產情況變化進行調整。要經常深入實際,了解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和完好狀況,為編好固定資產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計劃提供資料。
③負責明細核算,提折舊編報表。對購置、調入、租賃、封存、調出的固定資產,要督促有關部門或人員辦理會計手續(xù)。根據(jù)財務制度和有關規(guī)定,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不得多提、少提、漏提或重提。要根據(jù)會計憑證登記固定資產賬卡,定期進行核對,做到賬、卡、物相符,并按期編報固定資產增減變動情況的會計報表。
④參與清查盤點,提出改進建議。會同有關部門定期對固定資產盤點,年終進行全面清查。發(fā)現(xiàn)盤盈盤虧和毀損等情況,要查明原因,弄清責任,按規(guī)定的審批權限辦理報批手續(xù)。發(fā)現(xiàn)有多余、閑置以及保管、使用、維修不當?shù)墓潭ㄙY產,要及時向企業(yè)管理當局報告,并提出改進意見。
⑤分析使用效果,促進合理使用。會同有關部門對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進行分析,促進固定資產的合理使用,挖掘潛力,提高固定資產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