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理解與表達片段閱讀:主旨概括題精講
來源:華圖教育 閱讀:54983 次 日期:2009-02-07 16:56:10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言語理解與表達片段閱讀:主旨概括題精講”,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片段閱讀中有一種題型稱為主旨概括題,即要求考生通過閱讀一段文字進行概括歸納或者把握中心主旨。縱觀近五年公務員考試的真題,可以發(fā)現主旨概括題的考查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主旨概括題的提問方式通常帶有“主旨”、“主要”、“核心”、“主題”、“中心”、“概括”等提法。常見的提問方式有以下幾種:“這段話的主旨是”、“這段話主要講述的是”、“這段話主要談的是”、“這段話的意思是在強調”、“這段文字主要介紹的是”、“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對這段文字復述最準確的一項是”等。

突破一:從微觀角度人手,從關聯詞語切入

對于主旨概括題,考生的解題思路就在于閱讀過程中尋找到重點的核心語句,即能夠承載文段主要內容的語句,我們稱之為主題句。然后在備選項中選出一項與主題句意思最大程度上的匹配,就是這道題目的正確**。下面針對主題句出現的位置和標志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從而幫助考生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準確地尋找到文段的主題句。

從文段的微觀角度講,關聯詞語起著關鍵的作用,是句與句之間關系承接的載體,同時也是文段主題句的標志所在。因此考生在閱讀文段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關聯詞的標注與提示,從而快速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針對主旨概括題,我們選取了30道歷年真題進行講解,專門通過尋找文段關聯詞語的方式來辨別文段的主題句,其作答思路就是從微觀角度人手,從關聯詞語切人。

【精講】一、轉折后的主題句

主題句容易出現在表示轉折關系的關聯詞之后,如“但是”、“爵是慧”、“不過”、“然而”、“卻”、“其實實"、“事實上”、“實際上”、“只是”等。這個道理不難理解:語言在表達的過程中是講求策略的,通過轉折這一方式引起對方注意恰好符合這種語用策略_。因此考生需要在瀏覽文段的過程中迅速尋找到表示轉折關系的關聯詞,進而找到主題句才可準確作答。

真題點擊

例1、(2005年國考)我們雖然不難從中國的政治文化中找到“引咎辭職”的歷史淵源,但目前我們推行的引咎辭職主要還是受到現代西方政治文明影響的結果。

這段文字表明(    )。

A.中國政治文化中很早就存在“引咎辭職”

B.中西的“引咎辭職”之間存在很大差異

C.目前我國的“引咎辭職”與古代完全不同

D.中國的政治受到現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影響

【**】D

【解析】首先審題確定該題目的提問方式,“這段文字表明”要求考生在閱讀文段的過程中尋找到主題句,由“但”引出文段的主題句,即強調西方政治文明對中國政治文化的影響,然后再觀察選項,選擇同義替換的一項即D項的表述,強調“影響”。

【糾錯】有些考生可能會選擇B項,既談到了中方也談到了西方,因此應該是中西之間的差異。然而考生在作答過程中一定要秉持“轉折后出現主題句”這一原則,從而明確文段的核心觀點,避免誤選失分。

【點撥】根據例1的出題要點,可以將其題面變換位置進行考查,**將會發(fā)生改變,但考點依然相同。

我們雖然不難看到現代西方政治文明對中國政治的影響,但我們更能從中國的政治文化中找到“引咎辭職”的歷史淵源。

這段文字表明(    )

A.中國政治文化中很早就存在“引咎辭職”

B.中西的“引咎辭職”之間存在很大差異

C.目前我國的“引咎辭職”與古代完全不同

D.中國的政治受到現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影響

【**】A

【解析】雖然題面語句位置進行了變化,但是出題的考點依然沒變,只要把握轉折性的關聯詞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確定主題句的位置,這個文段意在強調中國政治文化的“歷史淵源”,A項恰好與其在最大程度上匹配吻合,因此A項是正確**。

例2、(2008年國考)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不間斷文明史的古國,我國擁有十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活態(tài)的文化不僅構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基因。但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加速,文化標準化以及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尚有不計其數的文化遺產正處于瀕危狀態(tài),它們猶如一個個影子,隨時都可能消亡。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

A.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要有新思路

B.要重視現代化建設帶來的新問題

C.新形勢下亟須加強文化遺產保護

D.諸多因素威脅著文化遺產的生存狀態(tài)

【**】D

【解析】根據題目要求可知這是一道主旨概括題,題目難度不高,考生的解題關鍵在于明確題目的要求。原文通過轉折性引導詞“但”引出主題句,即“但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加速、文化標準化以及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尚有不計其數的文化遺產正處于瀕危狀態(tài),它們猶如一個個影子,隨時都可能消亡”,這句話的意思顯然是說:“現代化建設的加速、文化標準化以及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等諸多因素威脅著文化遺產的生存狀態(tài)。因此正確**為D項。

【糾錯】C項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如果不明確題目要求,考生可能會造成誤選。通過審題可知要求對原文進行概括總結,因此正確**應該基于原文,而C項過于寬泛,是作者通過這段文字想要呼吁表達的觀點,因此不是基于原文的概述,應該予以排除。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