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真快,我來到了縣實驗小學擔任一年級(5)班的班主任及語文教學工作已一個年頭了,在全新的環(huán)境里,我感到了很大的工作壓力,在與新同事,新同學的磨合中,我努力地工作著,不斷地反思著,使自己能夠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以下是自己在識字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感觸,不能稱之為經(jīng)驗,算作是與老師們的一次探討和交流吧。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同時也是難點。因為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chǔ),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識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響學生的讀和寫。剛剛?cè)雽W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接觸到的就是大量、抽象的歸類識字?!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而漢字數(shù)量多,既難認又難記, 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對于一個六七歲的孩子,怎樣才能讓學生對枯燥的漢字教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快樂識字,增強識字效果,并喜歡學習漢字, 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提高他們識字的效率呢?經(jīng)過這兩個學期的教學,針對教材和我們班的學情,我對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了一點看法。
一、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激發(fā)識字興趣
興趣是激發(fā)兒童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表現(xiàn)。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zhuǎn)轉(zhuǎn)……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如在這學期,學習“他、休、體、伙、伴、住、位、伍、付、你、伏”這些帶有“亻”旁的生字時,我就做了一個紙轉(zhuǎn)盤,把“亻”旁寫在小轉(zhuǎn)盤上,把“也、木、本、火、半、主、立、五、寸、爾、犬”寫在大轉(zhuǎn)盤上。轉(zhuǎn)盤一轉(zhuǎn)動,同學們就搶著認字,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二、因材施教,重視方法指導
由于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學前教育程度不同,所以在識字方面存在差異是正常的。對識字程度不同的學生,我們要尊重差異,重視識字方法的指導,不斷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在出示完生字后,我從不急于教讀,而是先讓學生說說認識了哪些字,回憶自己在哪里見過,你用什么方法記住的,讓鄰座的學生互相交流一下。對于一些系統(tǒng)性的知識,我還在課堂上抽一點時間來總結(jié)概括,幫助學生的記憶。比如學了某一偏旁的字,可以把他們?nèi)細w納起來展示給學生。如學“讠”字旁的字后可以歸納為:“言字旁,形變樣,表語言,說讀講”。在課堂教學中,我把主動權(quán)交給孩子們,讓他們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發(fā)現(xiàn)問題,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方法識字。這樣往往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
三、運用趣味識字法
在課堂教學中,我教給學生豐富多樣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識字。只有營造出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不斷激發(fā)學生體驗識字的樂趣,才能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1.猜字謎:許許多多的漢字都可以用來做謎語猜,學生猜字謎的過程就是識記字形的過程。如:“十張口,一顆心(思)”、“兩個小孩在土堆上背靠背(坐)”、“一口咬掉牛尾巴(告)”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在猜的過程中獲得成功和喜悅,在不知不覺中認識更多的漢字。
2.編兒歌:
我發(fā)現(xiàn)把學習過的某些字編成形義相應(yīng)、順口易記的兒歌,可以幫助學生輕松地掌握一些比較難的生字,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加深記憶。比如:“鳥”——“鳥少一點成了烏,烏鴉好像沒眼珠;只因全身羽毛黑,所以遠看不清楚。” “七”——十字尾巴彎彎,算算比十少三。“匹”——三面有墻一面空,有個嬰兒在當中。
3.編故事巧記字形:
小學生年齡小,普遍喜歡聽故事。如果發(fā)揮想象,根據(jù)字形把一個個抽象的字編成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這樣既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給識字增添了趣味性。如教 “看”字時,可以告訴學生,上面就好比一只手,下面目就是眼睛,遠處來了個孫悟空,他把手放在眼睛上面,正向前方看有沒有妖怪呢!通過講故事,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像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4、加減法識字
在教學識字中,我出一些花樣翻新的練習來“考考”學生,激發(fā)求知欲,強化記憶。例如“門+口=?”(問)、“早+艸=?”(早)。“草—艸=?”(早)以此同時,讓學生自己照樣子編題來考考老師,如“坐—土=?”(從)、 “立+日=?”(音)等。這樣,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都想嘗試,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快速思考、判斷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還注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和發(fā)現(xiàn)形近字之間的異同,對一些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稱之為“姐妹字”“雙胞胎”。如:“蛙、哇、娃、洼”“請、清、情、晴”的字,找出了字形之間的聯(lián)系,學習起來便容易多了,而且隨機復(fù)習了以前學過的字。
平時,我用得最多的是“開火車”。每次,我先問:“火車火車往哪兒開?”學生就會搶著說:“火車火車往這兒開!”如果有學生說錯了或是不會讀,火車就停下來,請其他組的“火車修理員”幫助“修理”。我還變化出雙軌火車、翻山火車等,給識字帶來了樂趣,提高識字的效果。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
動態(tài)變化著的事物特別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而現(xiàn)實生活中幾乎每一位小學生都不約而同地迷住了三維“動畫”。針對學生心理狀態(tài)采用多媒體識字,是識字的一個好辦法。因為有了多媒體的支持, 使?jié)h字能夠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出現(xiàn), 使?jié)h字的音、形、義不再脫節(jié)。比如學習《口耳目》一課時,可以用動畫把漢字從古到今的形體變化演示出來,讓學生理解什么叫“象形字”,加深了學生的理解。用簡單的圖畫代替老師繁雜的講解,無疑更適合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 變靜為動識字”,一年級課文內(nèi)容少, 多詩歌韻文, 用微機打出, 用大屏幕出示。在學生讀熟課文后, 把要學的字變顏色或者是閃動, 引起學生的注意, 讓學生讀, 從句到詞語, 再到字來識字。這樣學生對學習字就很感興趣。還可以把一些形象的課文做成Flash播放給學生看,如上《雪地里的小畫家》這課時,可以把小動物的腳印播放給孩子們看,不僅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鞏固,對城市的學生來說,也是接觸生活、了解社會的好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多媒體的使用內(nèi)容必須隨著自己的課堂設(shè)計變化,不能生搬網(wǎng)絡(luò)上的資源,而是化為己用,這樣才能成為幫助學生識字的點睛之筆。
五、讓生活成為學生識字的大舞臺
漢字的創(chuàng)造來源于生活,識字教學也應(yīng)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有利條件,形成識字的敏感和濃厚的興趣。比如,大街上的招牌、廣告,家庭中的電視、電腦,學校的墻報、標語、花草樹木上的標簽、校園文化墻等,把語文同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在作業(yè)本中識字,在家里識字,走向社會識字。這樣,日積月累,很多字潛移默化地被學生牢牢記住。把生活當成語文課堂,在生活的舞臺上識字,增大了識字量,容易提升學生識字的成就感,也能更有效地提高識字的效率。
六、有效鞏固,識字閱讀同步進行
記憶有遺忘的規(guī)律,兒童的識字更不是一次就完成的,而是經(jīng)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反復(fù)過程。所以,學過的生字要讓學生多次接觸,強化記憶,否則,很快就會忘記。所以,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生字復(fù)現(xiàn)。復(fù)現(xiàn)的方式很多,我在每上完一課后,就會要求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制作牌型生字卡片,然后讓學生和家長或是伙伴一邊玩牌一邊鞏固識字。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閱讀、寫作是鞏固、發(fā)展識字的必要手段,更是識字的直接目的。我們應(yīng)該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讓閱讀和識字同步進行。我利用我們班每周一下午的閱讀活動,推薦給孩子優(yōu)秀的書目,并在班上采用孩子們自帶圖書互相借閱的形式,不僅讓孩子養(yǎng)成了樂于分享的習慣,更培養(yǎng)了孩子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了閱讀習慣,還鞏固了學過的生字??吹綄W生津津有味地閱讀著課外書,對語文老師來說無疑是很大的欣慰。
識字的方法很多很多,“教學有法,法無定法”,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自己班上的實際情況,開動腦筋,創(chuàng)造出最適合本班的教學方法,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嘗試。另外,我們還應(yīng)該不斷用知識來擴充自己,多吸取別人優(yōu)秀的經(jīng)驗,從眾多的方法中找到適合、有效的方法,化為己用??傊?,努力讓孩子們從識字學習中品嘗到快樂、體會到成就感,在生活中能夠自主地識字,變被動學為主動學,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每一名教師最快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