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大學語文文學常識三
來源:易賢網 閱讀:959 次 日期:2017-03-06 16:15:24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成考大學語文文學常識三”,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1、漢賦分為騷體賦、散體賦(漢大賦)、和抒情小賦三類。

抒情小賦,內容上側重于抒發(fā)憤世嫉俗與表現(xiàn)個人放心求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用問答體,通篇用韻文。代表作有張衡《歸田賦》,表現(xiàn)的是對世事的厭倦和對恬淡生活的追求,如“超塵埃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感老氏之遺誡,將回駕乎蓬廬”、“茍縱心物外,安知菜辱之所如?”它一掃漢大賦那種鋪采摛文、夸張堆砌的手法,用短小精悍的篇制和優(yōu)美樸素的語言,集中抒寫自己的懷抱。作者的苦悶、不滿、追求和意趣貫穿全篇。《歸田賦》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現(xiàn)存東漢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賦。它的出現(xiàn)預示著漢大賦的時代即將過去,預示著抒情小賦將以獨立的體式在賦壇上占有一席地位。

2、樂府原是古代音樂機關的名稱。最早設于秦朝。漢樂府原指漢代的音樂機關。據記載,漢武帝時的樂府開始采集民間歌辭和樂曲。六朝時,將樂府采集和創(chuàng)作的樂歌稱為樂府,于是“漢樂府”就由漢代音樂機關的名稱而兼為一種詩體的名稱了。

3、曹操是漢末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是建安文學的倡導者和杰出代表。

曹操詩歌《蒿里行》反映漢末社會動亂和民生多艱。作品反映了初平之年關東州群起兵討伐董卓,便令會師之后,他們各懷異心,觀望不前,不久各路人馬為爭奪權勢相互火并、自相殘殺。軍閥長期混戰(zhàn)、造成百姓慘死、拋骨露尸于野的衰敗景象。作品真實地反映了這個歷史事實,并流露了詩人傷時憫亂的感情,蒼涼激楚,形象鮮明。因此,后人稱之為“詩史”、“漢末實錄”。

4、曹植是建安時期最負盛名的作家,《詩品》稱之為“建安之杰”,現(xiàn)存詩80多首,辭賦散文共40余篇。鐘嶸評價曹植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精兼雅怨,體被文質”,是對其詩歌風格的概括。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和劉楨。

5、曹丕代表作是《燕歌行》。此詩歷來為人稱道,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詩,對七言詩的形成有很大貢獻。二是在于它情致凄婉動人、語言淺顯清麗、音節(jié)和諧流暢。

更多信息請查看成考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成考大學語文文學常識三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