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事業(yè)編經濟考試內容:市場失靈
來源:易賢網 閱讀:1439 次 日期:2017-06-30 09:06:07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7事業(yè)編經濟考試內容:市場失靈”,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市場是資源調配的主體,市場失靈是指市場無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勞務的情況。在事業(yè)單位的考試中經常會考察市場失靈的原因內容。

一、公共產品導致市場失靈:經濟社會生產的產品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私人物品,一類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指一個人對公共物品的享用并不影響另一個人的享用,非競爭性是指消費者的增加不會引起生產成本的增加。公共物品是由國家提供的不盈利的,政府為了減少開支,一般都不會提供充足的公共物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公共物品總是供不應求。

二、壟斷導致市場失靈:對市場某種程度的和完全的壟斷可能使得資源的配置缺乏效率。對這種情況的糾正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政府主要通過對市場結構和企業(yè)組織結構的干預來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率。這方面的干預屬于政府的產業(yè)結構政策。

三、外部影響導致市場失靈:市場經濟活動是以互惠的交易為基礎,因此市場中人們的利益關系實質上是同金錢有聯系的利益關系。例如,建在河邊的工廠排出的廢水污染了河流對他人造成損害。工廠排廢水是為了生產產品賺錢,工廠同購買它的產品的顧客之間的關系是金錢交換關系,但工廠由此造成的對他人的損害卻可能無需向他人支付任何賠償費。這種影響就是工廠生產的外部影響。當這種影響對他人有害時,就稱之為外部負效應。當這種影響對他人有益時就稱之為外部正效應。比如你擺在陽臺上的鮮花可能給路過這里的人帶來美感就是外部正效應。

四、信息不對稱導致市場失靈:由于經濟活動的參與人具有的信息是不同的,一些人可以利用信息優(yōu)勢進行欺詐,這會損害正當的交易。當人們對欺詐的擔心嚴重影響交易活動時,市場的正常作用就會喪失,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也就失靈了。此時市場一般不能完全自行解決問題,為了保證市場的正常運轉,政府需要制定一些法規(guī)來約束和制止欺詐行為。信息不對稱會導致兩種情況,一是優(yōu)汰劣勝,即人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劣質產品反而把優(yōu)質產品淘汰了。二是道德風險,即人們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總會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有時候就會損害對方的利益,是經濟市場顯得更加的不誠信。

更多信息請查看公共基礎知識考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2026上岸·考公考編培訓報班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