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廣東藥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中醫(yī)綜合考試大綱
來源:廣東藥科大學 閱讀:5723 次 日期:2017-09-25 16:21:01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8年廣東藥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中醫(yī)綜合考試大綱”,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一、考試性質

中醫(yī)綜合是為我校招收中醫(yī)學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而設置具有選拔性質的招生考試科目。其目的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繼續(xù)攻讀碩士學位所需要的中醫(yī)藥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中醫(yī)藥學專業(yè)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擇優(yōu)選拔,確保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二、考查目標

中醫(yī)綜合考試范圍為中醫(yī)基礎理論、方劑學、中醫(yī)內科學三部分。要求考生比較系統(tǒng)地理解和掌握中醫(yī)藥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夠運用中醫(yī)學的理、法、方、藥,對臨床常見病證進行辨證論治,有較好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考試旨在三個層次上測試考生對中醫(yī)藥學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能力。三個層次的基本要求分別為:

1.熟悉記憶:根據試題,要求考生聯(lián)想所熟悉、記憶的有關中醫(yī)學基礎理論、常用方劑的效用特點、配伍運用,以及臨床常見病證的辨證論治規(guī)律等知識,運用科學、明晰的中醫(yī)學術語,準確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斷:運用中醫(yī)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分析、解釋疾病發(fā)生、發(fā)展及診治的機制,并對不同的方劑和病證進行鑒別與判斷。

3.綜合運用:通過對所學中醫(yī)學基本理論和方法的綜合運用,能闡釋有關的理論問題,并對臨床常見疾病進行正確的辨證診斷、立法、處方用藥及調護。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中醫(yī)基礎理論 100分

方劑學 100分

中醫(yī)內科學 100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1.名詞解釋 占10%

2.填空題 占30%

3.單選題 占35%

4.問答題 占25%

四、考查內容

第一部分 中醫(yī)基礎理論

(一)緒論

1.中醫(yī)學和中醫(yī)基礎理論的基本概念。

2.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

《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對中醫(y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義。

歷代著名醫(yī)家對中醫(yī)學理論的充實和發(fā)展。金元四大家,溫病學派的主要貢獻。

3.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

(1)整體觀念:即對機體自身整體性和內外環(huán)境統(tǒng)一性的認識,體現(xiàn)于中醫(yī)的生理、病理、診法、辨證和治療等各方面。

(2)辨證論治:是中醫(y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證的概念,辨證與論治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的含義及運用。

(二)精氣、陰陽五行

1.精氣學說

(1)精氣學說的基本概念。

(2)精氣學說的基本內容:精氣是構成宇宙的本原,精氣的運動與變化,精氣是天地萬物相互聯(lián)系的中介,天地精氣化生為人。

(3)精氣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對精氣生命理論構建的影響、對整體觀念構建的影響。

2.陰陽學說

(1)陰陽的基本概念及事物陰陽屬性的相對性。

(2)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陰陽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長平衡、相互轉化的含義及其在自然界、人體生理、病理上的體現(xiàn)。

(3)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并用于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3.五行學說

(1)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五行的特性及事物五行屬性的推演與歸類,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

(3)五行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說明五臟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關系,以及五臟與形體、官竅的關系,并將自然界的變化與臟腑形體官竅聯(lián)系起來,說明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與傳變,用于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4.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特點及綜合運用。

(三)藏象

1.藏象與藏象學說的含義,藏象學說形成的基礎及主要特點。

2.五臟、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共同生理特點及區(qū)別。

3.五臟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志、在液、在體和在竅。

4.六腑的生理功能。

5.腦、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6.臟腑之間的關系:臟與臟之關系,包括心與肺、心與脾、心與肝、心與腎、肺與脾、肺與肝、肺與腎、肝與脾、肝與腎、脾與腎的關系;臟與腑之間的關系,包括心與小腸、肺與大腸、脾與胃、肝與膽、腎與膀胱的關系;六腑之間的關系。

(四)氣、血、津液

1.氣

(1)氣的基本概念。

(2)氣的生成。

(3)氣的生理功能。

(4)氣的運動和運動形式:“氣機”的概念及氣的升降出入在人體生理活動中的體現(xiàn)。

(5)氣的分布與分類:元氣、宗氣、營氣、衛(wèi)氣的概念、組成、分布與主要功能。

2.血

(1)血的概念及生成。

(2)血的功能及運行。

3.津液

(1)津液的概念及功能。

(2)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脾、肺、腎及三焦在津液代謝中的作用及調節(jié)機制。

4.氣血津液之間的相互關系

(1)氣和血的關系: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血為氣母。

(2)氣和津液的關系:氣能生津,氣能行(化)津,氣能攝津,津能載氣。

(3)血和津液的關系:津血同源。

(五)經絡

1.經絡的概念及經絡系統(tǒng)的組成。

2.十二經脈的名稱、走向與交接規(guī)律、分布規(guī)律、表里關系及流注次序。

3.十二經脈的循行部位。

4.奇經八脈的含義、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

5.經別、別絡、經筋、皮部的含義及生理功能。

6.經絡的生理功能及經絡學說的應用。

(六)病因與發(fā)病

1.病因

(1)中醫(yī)學病因分類的沿革及中醫(yī)認識病因的方法。

(2)六淫的含義,六淫致病的一般特點,六淫外感與內生“五邪”之區(qū)別。

(3)風、寒、暑、濕、燥、火六淫病邪各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

(4)癘氣病邪的含義及致病特點。

(5)七情內傷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點。

(6)飲食不節(jié)的致病特點及病理表現(xiàn)。

(7)勞逸損傷的致病特點及病理表現(xiàn)。

(8)痰飲、淤血、結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點。

2.發(fā)病機制

(1)邪正與發(fā)?。盒皻夂驼龤獾母拍罴捌湓诩膊“l(fā)生、發(fā)展和變化中的關系。

(2)內外環(huán)境與發(fā)病的關系。

(七)病機

1.病機的概念及其層次。

2.邪正盛衰病機

(1)邪正盛衰與疾病的虛實變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真虛假實,真實假虛;由實轉虛;因虛致實;虛實夾雜等。

(2)邪正盛衰與疾病的轉歸:正勝邪退,邪勝正衰,邪正相持,正虛邪戀,邪去正不復。

3.陰陽失調病機

(1)陰陽失調病機的概念。

(2)陰陽失調病機的內容:陰陽偏勝、陰陽偏衰、陰陽互損、陰陽格拒、陰陽亡失等病機的概念、特點、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4.氣血失常病機

(1)氣血失常病機的概念。

(2)氣血失常病機的內容

氣的失常:氣虛、氣機失調(氣滯、氣逆、氣陷、氣閉和氣脫);血的失常:血虛、血瘀、血熱;氣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調:氣滯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氣血兩虛、氣血不榮經脈等病機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5.津液代謝失常病機

(1)津液代謝失常病機的概念。

(2)津液代謝失常病機的內容:津液不足,津液的輸布、排泄障礙,津液與氣血的功能失調,津停氣阻、氣隨液脫、津枯血燥、津虧血瘀等病機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6.內生“五邪”病機

(1)內生“五邪”病機的含義。

(2)內生“五邪”病機的內容:風氣內動(肝陽化風、熱極生風、陰虛風動、血虛生風、血燥生風)、寒從中生、濕濁內生、津傷化燥、火熱內生等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7.經絡病機

(1)經絡病機的概念。

(2)經絡病機的內容:經絡氣血偏盛偏衰、經絡氣血逆亂、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經絡氣血衰竭等的概念及病理表現(xiàn)。

8.臟腑病機

(1)臟腑病機的概念、臟腑病機學說的形成及沿革。

(2)五臟的陰陽氣血失調:心陽心氣的失調、心陰心血的失調,肺氣的失調、肺陰的失調,脾陽脾氣的失調、脾陰的失調,肝氣肝陽的失調、肝血肝陰的失調,腎的精氣不足、腎的陰陽失調等病機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3)六腑功能失調病機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4)奇恒之腑腦、髓、骨、脈、女子胞等功能失調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八)防治原則

1.預防

(1)未病先防:調養(yǎng)身體,提高正氣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

(2)既病防變:早期診治,根據疾病傳變規(guī)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2.治則

(1)治則的概念、治則與治法的關系。

(2)治病求本:標和本的含義,治病必求于本的重要意義,正治與反治的含義及其適應范圍;治標與治本的運用方法及其適應范圍: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標本兼治。

(3)扶正與祛邪的基本概念、適應范圍及其應用原則和方法。

(4)調整陰陽:調整陰陽的概念和原則,損其偏盛的基本方法及其適應范圍,補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適應范圍。“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陽中求陰”,“陰中求陽”等法則的含義及應用。

(5)調整臟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6)調理氣血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7)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義及其運用。

第二部分 方劑學

1.方劑和方劑學的概念。方劑學在中醫(yī)藥學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方劑學發(fā)展概況。歷代醫(yī)家在方劑學方面的主要成就、貢獻及代表作。

2.治法的概念。方劑與治法的關系。常用治法(“八法”)的基本理論及其應用。

3.方劑的分類。“七方”、“十劑”、“八陣”的理論、具體內容及實際意義。

4.方劑與藥物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5.配伍的目的。方劑組成中君、臣、佐、使的具體含義。“君臣佐使”理論對臨證遣藥組方的指導意義及其在遣藥組方中的具體運用。

6.方劑變化運用的主要形式。各種變化的前提及其與功用、主治的關系。

7.常用劑型的概念、性能特點及其適用范圍。

8.臨床常用各類方劑的概念、適應范圍、配伍規(guī)律、分類及應用注意事項。

9.下列方劑的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加減應用及注意事項。

(1)解表劑:麻黃湯、桂枝湯、小青龍湯、九味羌活湯、銀翹散、桑菊飲、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敗毒散、再造散、加減葳蕤湯。

(2)瀉下劑:大承氣湯、大陷胸湯、大黃牡丹湯、溫脾湯、十棗湯、濟川煎、黃龍湯、新加黃龍湯。

(3)和解劑:小柴胡湯、蒿芩清膽湯、達原飲、四逆散、逍遙散、半夏瀉心湯。

(4)清熱劑:白虎湯、竹葉石膏湯、清營湯、犀角地黃湯、清瘟敗毒飲、涼膈散、普濟消毒飲、仙方活命飲、龍膽瀉肝湯、左金丸、瀉白散、清胃散、玉女煎、芍藥湯、白頭翁湯、青蒿鱉甲湯。

(5)祛暑劑:新加香薷飲、清暑益氣湯(《溫熱經緯》)。

(6)溫里劑:理中丸、小建中湯、四逆湯、回陽救急湯、當歸四逆湯、陽和湯。

(7)表里雙解劑:大柴胡湯、防風通圣散、葛根黃芩黃連湯。

(8)補益劑: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完帶湯、補中益氣湯、玉屏風散、生脈散、四物湯、歸脾湯、當歸補血湯、內補黃芪湯、炙甘草湯、六味地黃丸、一貫煎、腎氣丸、地黃飲子。

(9)安神劑:朱砂安神丸、酸棗仁湯、天王補心丹。

(10)固澀劑:牡蠣散、九仙散、真人養(yǎng)臟湯、四神丸、桑螵蛸散、固沖湯。

(11)理氣劑:半夏厚樸湯、瓜蔞薤自白酒湯、枳實薤白桂枝湯、天臺烏藥散、暖肝煎、枳實消痞丸、蘇子降氣湯、定喘湯、旋覆代赭湯、橘皮竹茹湯。

(12)理血劑:桃核承氣湯、血府逐瘀湯、復元活血湯、溫經湯、生化湯、補陽還五湯、小薊飲子、槐花散、咳血方、黃土湯。

(13)治風劑:大秦艽湯、川芎茶調散、羚角鉤藤湯、鎮(zhèn)肝熄風湯、大定風珠。

(14)治燥劑:杏蘇散、清燥救肺湯、養(yǎng)陰清肺湯、麥門冬湯、百合固金湯。

(15)祛濕劑:平胃散、藿香正氣散、三仁湯、茵陳蒿湯、連樸飲、八正散、五苓散、豬苓湯、防己黃芪湯、真武湯、苓桂術甘湯、實脾散。

(16)祛痰劑:二陳湯、溫膽湯、貝母瓜蔞散、清氣化痰丸、小陷胸湯、半夏白術天麻湯。

(17)消導化積劑:保和丸、枳術丸、健脾丸。

(18)驅蟲劑:烏梅丸。

10.下列方劑的組成、功用、主治及配伍特點

(1)解表劑:加味香蘇散、升麻葛根湯、柴葛解肌湯、麻黃細辛附子湯、參蘇飲。

(2)瀉下劑:大黃附子湯、麻子仁丸、舟車丸、增液承氣湯。

(3)和解劑:痛瀉要方。

(4)清熱劑:黃連解毒湯、五味消毒飲、四妙勇安湯、牛蒡解肌湯、導赤散、葦莖湯、清骨散、秦艽鱉甲散、當歸六黃湯。

(5)祛暑劑:清絡飲、六一散、桂苓甘露飲。

(6)溫里劑:吳茱萸湯、大建中湯、黃芪桂枝五物湯。

(7)表里雙解劑:石膏湯、五積散。

(8)補益劑:泰山磐石散、補肺阿膠湯、大補陰丸、虎潛丸、左歸丸、右歸丸。

(9)安神劑:珍珠母丸、磁朱丸、甘麥大棗湯。

(10)開竅劑:安宮牛黃丸、紫雪、至寶丹、紫金錠(玉樞丹)、蘇合香丸。

(11)固澀劑:金鎖固精丸、縮泉丸、固經丸。

(12)理氣劑:越鞠丸、金鈴子散、厚樸溫中湯、橘核丸。

(13)理血劑:七厘散、失笑散、桂枝茯苓丸、活絡效靈丹、大黃(庶蟲)蟲丸、十灰散、膠艾湯。

(14)治風劑:消風散、牽正散、小活絡丹、天麻鉤藤飲、阿膠雞子黃湯。

(15)治燥劑:桑杏湯、增液湯、玉液湯、瓊玉膏。

(16)祛濕劑:甘露消毒丹、五皮散、萆薢分清飲、羌活勝濕湯、獨活寄生湯。

(17)祛痰劑:止嗽散、三子養(yǎng)親湯。

(18)消導化積劑:木香檳榔丸、枳實導滯丸、葛花解醒湯。

(19)驅蟲劑:肥兒丸。

(20)其他:犀黃丸、透膿散(《外科正宗》)、小金丹。

11.9、10兩項所列方劑中相關方劑的對比分析及鑒別應用。

第三部分 中醫(yī)內科學

(一)總論

結合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診斷學進行復習。

(二)各論

1.下列常見內科病證的概念、沿革、病因病理、辨證要點、治療原則、分證論治、轉歸預后、預防調攝及研究進展。

感冒、咳嗽、肺癰、肺脹、哮證、喘證、痰飲、血證,心悸、胸痹心痛、不寐、郁證、癲狂、癇證、癡呆、胃痛、痞滿、嘔吐、泄瀉、痢疾、便秘、腹痛、脅痛、黃疸、積聚、鼓脹、頭痛、眩暈、中風、水腫、淋證、癃閉、腰痛、消渴、痹證、痿證、內傷發(fā)熱、虛勞、厥證、關格、癭病。

2.下列病證的辨證論治規(guī)律

肺痿、肺癆、自汗盜汗、噎膈、呃逆、痙證、瘧疾、遺精、耳鳴耳聾、顫證、陽痿、肥胖、癌病。

3.下列病證的比較鑒別

中醫(yī)內科病證的概念、病理、臨床表現(xiàn)、治法、方藥等方面互相之間存在相似而又相異之處,正確地加以比較、鑒別對于提高中醫(yī)理論、臨床診斷和治療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

(1)感冒與溫病早期。

(2)普通感冒與時行感冒。

(3)風寒感冒與風寒咳嗽。

(4)風熱感冒與風熱咳嗽。

(5)風熱咳嗽與肺癰。

(6)肺癰與肺癆。

(7)哮證與喘證。

(8)實喘與虛喘。

(9)肺脹與咳嗽、喘證、痰飲。

(10)肺脹與心悸、水腫。

(11)肺癆與虛勞。

(12)苓桂術甘湯與甘遂半夏湯治療飲停于胃。

(13)自汗與脫汗、戰(zhàn)汗、黃汗。

(14)相同病理,導致不同血證。

(15)相同處方,治療不同血證。

(16)胸痹與真心痛。

(17)胸痹與胃痛、脅痛、懸飲。

(18)驚悸與怔忡。

(19)內傷發(fā)熱與外感發(fā)熱。

(20)癲、狂、癇證。

(21)中風、厥證、癇證、痙證。

(22)中風之中臟腑與中經絡。

(23)剛痙與柔痙。

(24)暑厥、氣厥、蛔厥。

(25)頭痛與眩暈。

(26)諸痛的部位、性質、特點與辨證論治。

(27)引起昏迷的常見病證。

(28)以下列方藥為主方治療的病證:龍膽瀉肝湯、溫膽湯、柴胡疏肝散、歸脾湯、金匱腎氣丸、失笑散、藿香正氣散、葛根芩連湯等。

(29)噎膈、反胃、梅核氣、嘔吐。

(30)呃逆與干嘔、噯氣。

(31)泄瀉與痢疾。

(32)干霍亂與腹痛。

(33)腹痛與疝氣、腸癰。

(34)胃痛與真心痛。

(35)急黃、膽黃、瘟黃。

(36)虛證黃疸與萎黃病。

(37)積證與聚證。

(38)鼓脹與水腫。

4.下列病證的轉化聯(lián)系

中醫(yī)內科病證發(fā)生后,由于失治誤治,往往轉化成另外病證,只有清楚地認識到病證之間的轉化過程、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才能正確地診斷和治療。

(1)感冒與咳嗽。

(2)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

(3)肺癰、肺癆、咳嗽、喘證、哮證與肺痿。

(4)哮證與喘證。

(5)咳嗽與喘證。

(6)咳嗽、喘證、痰飲與肺脹。

(7)肺脹與心悸、水腫。

(8)胸痹與心悸。

(9)心悸與不寐。

(10)泄瀉與痢疾。

(11)活人敗毒散與葛根芩連湯治療痢疾。

(12)痢疾的預后與轉歸。

(13)嘔吐與反胃。

(14)脅痛、黃疸、積聚、鼓脹在病理上的聯(lián)系與轉化關系。

(15)鼓脹常見合并癥的診治。

(16)淋證與癃閉。

(17)淋證、癃閉與水腫。

(18)消渴與中風、胸痹。

(19)消渴常見合并癥的診治。

(20)頭痛與眩暈。

(21)頭痛、眩暈與中風。

(22)下列病證的調護特點:胸痹、郁證、水腫、中風、癃閉、消渴、虛勞、痹證、胃痛、泄瀉、痢疾及嘔吐等。

(23)濕、水、飲、痰相互轉化在中醫(yī)內科病證發(fā)生發(fā)展的意義。

(24)外感發(fā)熱與內傷發(fā)熱。

(25)肺癆與虛勞。

(26)痿證與痹證。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317125(9:00—18:00)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526150442(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