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屆高三畢業(yè)生要學會在沉寂中積蓄
高三了,每一天都可以從教室前面的倒計時牌上感覺到時間倏忽而過的身影。
已過了初入畢業(yè)班時的興致勃勃、意氣風發(fā);過了備受老師家長恩寵的特殊待遇階段;過了聽到學弟學妹們說,“看,那是畢業(yè)班的學生”時的清高與驕傲……許許多多的信誓旦旦零落到今天都已經漸漸模糊不清。
每天都在黎明中醒來,又在別人早已熟睡的鼾聲中合上疲憊的雙眼,你的身影是否已經不再如這個年紀本該的那樣挺拔和堅毅。
肩負著師長的殷殷期盼,承受著來自學習、情感、同學交往各方面的壓力,是否還不敢告訴老師、父母,因為怕看到他們眼神中閃過的擔憂和失望……你是否默默忍受著那對夢想可望而不可及的焦灼。
向前看,向后看,為何長夜漫漫
其實這種心態(tài)可謂是回頭看看激情不再,往前想想前路漫漫。這正是因為學習動力的停滯。在剛進入高三時,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懷著最美好的目標和期待,大家雄心壯志,想要踏實地學很多知識,并最終收獲豐碩的果實。然而現(xiàn)實是殘酷的,僅僅是一年后要考上某大學的最終目標,遠遠不能支持高三這一年的艱辛與沉寂。當學習任務日漸繁重的時候,當?shù)谝淮卧驴汲煽儾焕硐氲臅r候,抬頭看看那一年后的目標,也許你會覺得這目標顯得遙遠了點,不足以為眼前的疲倦的你提供支持和動力。
這不是大家的耐力和毅力問題,而是人的本性使然。我們都會對那些更實際的,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更緊密的目標產生更大的接近動力;而對那些相對較遠、較大的目標漸漸產生疏離,因為許久過去了,那目標依然如海市蜃樓一樣的遙遠,自然體會不到達到目標的成功與喜悅。就這樣,遠期目標對大家來講就只成為了一個抽象的符號,找不到一個可以暫時撫慰自己的成功以及繼續(xù)前行的理由,只能聽憑時光噬咬著最初的夢想和熱情。
何處是那只讓心靠岸的船——設置階段性的目標和期待
就如汽車每行一段路就需要加油一樣,人也需要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為自己加油,享受一些小小的但卻是那樣清晰可見的成功。只有這樣,大家才能有勇氣一步步走得動力十足。人們都說,高考是長跑,不是沖刺的短跑;正因為如此,同學們更需要把這漫長的一年劃分成許多的階段,為自己的每一個階段設置一些目標,一旦達到了一個階段性目標就給自己一些獎勵和積極的反饋。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一個對自己失去信心的人會在主觀上把挫折放大很多很多倍,于是自己把自己嚇著了,自己就先放棄了。心理學上有叫“期望*價值理論”的,認為人們參加一項活動的動力取決于他們認為自己在何種程度上能取得成功乘以他們賦予成功的價值。中間的乘號很重要,因為任何數(shù)乘以零結果都等于零,所以如果說對成功的期望和此過程的價值中任何一者為零或接近于零的話,動機就接近于零。高考成功的價值自不待言。
結語
對高三所承受的一切際遇懷抱敬畏與執(zhí)著,對每一天的成功給予肯定,再用聰穎(SMART)的目光看到前路是一片開闊,我想,那未來的成功便不再是遙不可及,而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