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元組操作實例解析
來源:易賢網 閱讀:801 次 日期:2014-09-25 10:28:32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python元組操作實例解析”,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本文實例講述了python元組操作方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分析如下:

一般來說,python的函數用法挺靈活的,和c、php的用法不太一樣,和js倒是挺像的。

在照著操作時,可以發(fā)現一個很神奇的現象:

?1234 >>> t = (1, 3, 'b') >>> q = t + ((3, 'abc')) >>> q (1, 3, 'b', 3, 'abc')

這里我預料的應該是(1, 3, 'b', (3, 'abc')),但是結果卻是(1, 3, 'b', 3, 'abc'),剛開始我猜測python是把所有的元素都提取出來重新按原順序組合。然后我又試了一下:

?123 >>> q = t + ((3, 'abc'), '3') >>> q (1, 3, 'b', (3, 'abc'), '3')

看來猜測錯了,那為什么q = t + ((3, 'abc'))就把元組拆分了呢,我又試了一下:

?123 >>> q = t + ((3, 'abc', ('a'))) >>> q (1, 3, 'b', 3, 'abc', 'a')

python又把元素里的元組里的('a')去掉了(),為了驗證我的想法,我進一步測試:

?123 >>> q = t + ((3, 'abc', ('a', 'ab'))) >>> q (1, 3, 'b', 3, 'abc', ('a', 'ab'))

看來結果已經很明了了,在對元組進行+操作時,python會自動對被加的元組進行解析,在保持原元組結構的前提下,把它解析成最簡單的元組進行相加,即把只有單一元素的多重元組去括號。

那么,如果我不想讓python在+操作時把()去掉呢,那么這樣操作就行了:

?123 >>> q = t + ((3, 'abc'),) >>> q (1, 3, 'b', (3, 'abc'))

希望本文所述對大家Python程序設計的學習有所幫助

更多信息請查看IT技術專欄

更多信息請查看腳本欄目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python元組操作實例解析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