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網校開發(fā)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yè)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一、考試性質
土壤作為水土流失的主要對象,其土壤組成、理化性質、剖面特性、地域差異及分布格局等均對土壤侵蝕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全面了解土壤及其地面組成物質的特性并深入認識水土流失規(guī)律,對揭示土壤侵蝕機理和設計實施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具有重要意義。本課程考試是為招收林學一級學科生態(tài)工程方向專業(yè)型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功能的水平考試,其主要目的是測試考生對土壤學基本概念、重要機制和理論體系等內容的掌握程度和應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課程與植物學共同構成林業(yè)基礎知識綜合(150分)的考試科目,卷面分值各為75分。為幫助考生明確本考試科目的考試復習范圍和有關要求,特制定本考試大綱。
二、考試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土壤學的基本概念、理論與方法,熟悉本專業(yè)研究對象的基礎屬性,具有運用本課程基礎理論、技術和方法分析土壤侵蝕機理、設計水土保持綜合措施和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能力。
三、考試方法和考試時間
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卷面滿分為50分,考試時間為3個小時。
四、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
緒論
土壤的概念;土壤的基本組成;土壤與土體、土地概念的關系與區(qū)別;土壤在農業(yè)生產和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重要性;土壤科學發(fā)展趨勢。
第1章 土壤礦物質
土壤礦物質的概念;礦物質顆粒分級及其屬性;土壤顆粒組成和質地分類體系;土壤質地和肥力的關系及其調控途徑。
第2章 土壤有機質
土壤有機質的來源、組成及其特點;土壤有機物質的性質;土壤有機質對土壤肥力的影響作用。
第3章 土壤生物
土壤生物多樣性;影響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土壤微生物的空間分布特征(水平分布、剖面分布、共生等)。
第4章 土壤質地和結構
土壤三相組成(密度、容重、空襲度);土粒種類與粒級;土壤機械組成、質地及分類制;不同土壤的肥力特點和利用改良途徑;土壤結構及分類;團粒結構及其在土壤肥力上的意義。
第5章 土壤水
土壤水的類型(吸附水、毛管水、重力水)、相互聯(lián)系及土壤水有效性;土壤水的能態(tài);土壤水的運動(飽和流、非飽和流、水汽運動);土壤水的再分布(滲透、蒸發(fā))。
第7章 土壤形成和發(fā)育
土壤形成因素及影響規(guī)律(母質、氣候、生物、地形、時間);土壤形成過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土壤發(fā)生剖面與發(fā)生層次;南方紅壤的主要成土作用、紅壤制約性障礙及改良途徑。
第8章 土壤膠體化學和表面反應
土壤陽離子和陽離子交換作用;陽離子交換量與鹽基飽和度;陽離子專性吸附的影響要素及專性吸附的意義。
第9章 土壤的酸堿性和氧化還原反應
土壤酸性的形成和酸度類型(活性酸、潛在酸);土壤酸度強度指標pH值、數量指標和堿性指標;影響土壤酸度的因素;土壤酸堿度對土壤養(yǎng)分有效性及土壤生物活性的影響。
第10章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土壤氮素循環(huán)(土壤氮的形態(tài)與轉化);土壤磷素循環(huán)(土壤磷的形態(tài)、數量、有效性及其土壤磷形態(tài)的轉化);土壤硫素循環(huán)(土壤硫的形態(tài)與含量、循環(huán)與轉化);土壤鉀素循環(huán)(土壤鉀的形態(tài)和含量及影響因素);土壤微量元素循環(huán)(土壤微量元素形態(tài)、含量、有效性及影響因素);土壤養(yǎng)分平衡及有效性。
第11章 土壤分類和調查
土壤分類的基本概念、分類單位及分類系統(tǒng);土壤調查技術與成果運用。
第13章 土壤污染與防治
土壤污染概念、土壤背景值;土壤自凈與土壤環(huán)境容量;土壤污染物來源及危害(重金屬污染、有機物污染、固體廢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土壤組成和性質對污染物的影響;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第14章 土壤退化與土壤質量
土壤退化的概念與分類;我國土壤退化的嚴峻態(tài)勢;土壤主要類退化型(水土流失、鹽漬化、潛育化、肥力退化、土壤污染)的防治;土壤質量評價(質量指標、評價方法)。
五、主要參考書目
《土壤學》黃昌勇 徐建明主編,中國農業(yè)出版社(第三版),2012年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