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100分 時間120分鐘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與傳統作文考試不同,是對分析駕馭材料的能力與對表達能力并重的考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30分鐘,作答9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的資料,按照后面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答案書寫在指定位置。
二、給定資料
材料1:
胡錦濤在第八次文代會第七次作代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構建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任務,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農村文化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最根本的一點建設要使農民徹底擺脫貧困,走上小康之路,其內容除了使農民擁有較為富足的物質生活之外,還有擁有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
2006年9月8曰《半月談》當前:中國農民的物質生活,在總體上已是溫飽有余,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農民對精神文化生活表現出強勁的需求。然而,由于基層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應嚴重不足等原因,在一些地方,“黃、賭、毒”卷土重來,封建迷信活動也開始抬頭,這些不健康的農村文化現象已經嚴重影響了農村文明建設的順利發(fā)展,甚至危害到社會的穩(wěn)定,這與發(fā)展農村經濟,維護社會穩(wěn)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是格格不入的。
材料2:
《人民日報》報道,2006年3月11日,十屆人大四次會議在審議“兩高”報告時,北京團的王永炎代表、高麗樸代表都不約而同地談到當前農村存在的賭博問題。王永炎說:“我到中西部地區(qū)調研時,發(fā)現在一些縣城有人居然在集市上搭起棚子,聚眾賭博。特別是春節(jié)前后,有些農民外出打工辛苦一年掙來點錢,打算用來蓋房子,供小孩子上學,結果誤入賭局,輸得精光。這一現象影響社會穩(wěn)定,與新農村建設背道而馳?!薄拔覀円恍┘以谵r村的同事過完年回來,也反映說家鄉(xiāng)有人設下賭局套農民的錢,結果弄得當事人家庭不和,甚至鋌而走險。他們也讓我呼吁一下,得剎剎這股歪風?!备啕悩阏f。兩位代表認為,盡管各級司法機關每年都開展禁賭專項行動,但在一些地方這一問題還是比較突出。農村禁賭,既要加強宣傳教育,更要加大打擊力度。
賭博作為一個社會問題,在農村屢禁不止,甚至有擴大趨勢,由于一些省農業(yè)生產的季節(jié)性強,冬季空閑,賭博成為主要的娛樂活動方式,這種不良的娛樂活動已經給農村的社會治安和許多家庭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亟待解決。
很長時間以來,農村就盛行賭博,而且花樣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搓麻將”,還有“推牌九”、“三打一”、“拖拉機”等等。每逢春節(jié)期間,農村愛賭博的人能輸掉一兩萬,還經常因為玩牌發(fā)生打架斗毆的事情。比較有“實力”的村民還在自己家中設賭局,然后從中收取紅利,他們都按20抽1的比例抽紅,一般100元賭資抽5元的紅利,1000元就能抽50元,累計抽紅的錢比有的農民一年種地掙的錢多。村民透露,村民錢輸光了,設賭局的人就借錢給他們,讓他們繼續(xù)賭博,然后從中抽紅。一些村民已經把春耕的種子錢都輸光了,鬧得妻離子散的。一些村民反映,現在農村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活越來越少了,農民的空閑時間多了,有些人無事可做,心里也無所寄托,便玩撲克、打麻將,以此消磨時光,由小打小鬧演變成賭博。另一方面,農村的娛樂活動非常簡單,以前村民還熱衷于扭秧歌、唱大戲等,現在這種活動少了,村民也不愿意參加了,農閑時除了看電視已無事可做,不打麻將每天吃完晚飯就睡覺了。所以,打麻將成為他們打發(fā)農閑的一種方式。
材料3:
新華網石家莊9月21日電(記者馬書平)近期,記者在河北一些農村發(fā)現,各種封建迷信活動沉渣泛起:集資建“神壇”,“算命先生”生意火,“巫婆神漢”忙……不少基層干部說,封建迷信在農村卷土重來,值得警惕。
邯鄲市成安、臨漳、魏縣、永年等地,“算命先生”生意很火。在臨漳、魏縣交界地帶,一個號稱“靈驗大仙”的40歲男子,每天穿梭于北皋、坡頭、宋村之間,找他算卦的人絡繹不絕。據這位“大仙”說,給一個人算命收5元或10元,每天收入四五十元,遇到有錢的人算命,還能多撈點。家住北皋鎮(zhèn)一名干部說,這一帶許多群眾很迷信,出去做生意,要找“大仙”看日子,定時辰。每月初一、十五,很多家還要放鞭炮,給“神靈”上香磕頭。
永年縣是有名的玻璃、標準件生產基地,富裕起來的群眾熱衷于建寺修廟。在榆林村,前幾年只有一座小廟,而現在,全村建起5座小廟,供奉著“奶奶”“菩薩”“關公”等各種神靈。有的廟修得三間房那么大,比一般農戶的住房好得多。村民說,每天都有人到廟里燒香磕頭,求子消災,祈求平安,祈求發(fā)財致富。
保定市安新、容城等縣農村,近年“風水先生”“巫婆仙姑”又活躍起來?!帮L水先生”四處游逛,很多村民修建房屋時都要請他們看“風水”。安新縣崔公堤村村民崔風新說,這里人們蓋房先請風水先生成了必要程序,主要是請來看房子高低,上房、出路在哪里,財運是否好,人丁怎樣興旺等等。請來“風水先生”后,要好吃好喝好伺候,看完后,又要送好煙好酒,還得給50元或100元的酬金。
比“風水先生”生意更火的要算“巫婆大仙”了。在安新縣大陽村,于鐵鎖的媳婦是當地很有名的“仙姑”。她家里擺著佛像和…個寫著“佛光普照”的牌匾,每天來拜佛的人都不少,春節(jié)、農歷十月初一來的人更多。每天舉行拜佛活動后,于鐵鎖的媳婦就開始施展“功力”給人看病,什么病都能看。一位看過病的農民說:“‘仙姑’看病很利索,問問病情、看看脈象就能確診,一般都是‘鬼魂附體’,讓病人將茶葉、大棗、核桃一塊吃。過去聽說挺靈驗,現在我不相信了。她家是靠這個撈錢,拜佛的人只給他們一些供品,看病的人則必須給錢?!?/P>
“大仙”們看“風水”“治病”竟成為一種很賺錢的“職業(yè)”,每天走村串戶,財源就會滾滾而來。甚至有個別“仙姑”信奉的人多了,培養(yǎng)起幾十個“小仙”,形成了一項“產業(yè)”。知情人講,于鐵鎖的媳婦收了十幾名弟子,有的已經能獨立看病了,一年的收入上萬元。安新縣北際頭村有一個叫“老藏”的“大仙”,原來很窮,近年通過設佛堂看病,已經蓋了六間大瓦房,成了當地富裕戶。記者曾以胃病患者的身份讓他治病,他說,有3種辦法,一是燒香,但不保證好,收費30元;二是燒香后,再用紙糊一個替身燒掉,可以除根,收費80元;三是燒香、燒替身,再加一個“免災符”,保證永不復發(fā),收費100元。據“老藏”說,治病時要了“免災符”的人登記在冊的有十多本,去年就有500多人來看病。
在采訪中,縣、鄉(xiāng)、村一些基層干部,面對農村封建迷信愈演愈烈的局面憂心忡忡。他們認為,破除迷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努力在教育引導和科學普及上下工夫,有效提高群眾的文化素質。如果不加強對封建迷信活動的打擊,任其發(fā)展下去,就會造成群眾思想混亂,甚至給一些不懷好意的人以可乘之機,影響社會穩(wěn)定。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愚昧也建不成社會主義,在農村,發(fā)展生產,發(fā)展商品經濟已成為大多數農民的迫切需求,但這種愚昧的封建迷信活動卻對農民的精神生活產生了較深的影響,要改造它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
材料4:
在C縣熱鬧的廟會上,“脫衣舞”大行其道。這種低俗的文化表演,在偏遠的農村已不鮮見,就是在某鎮(zhèn)當地,有的人滿不在乎地告訴記者說,那“脫衣舞”去年已演過一回了。無論是舞者、觀者,對此都并不遮遮掩掩,甚至還有一絲“坦然”。
這份“坦然”,究竟讓誰汗顏?事實上,這種低俗的農村文化現象,與經濟困境一樣,畫出一樣的問號:溫飽之后的農村,拿什么來填補巨大的精神空白與文化真空?從某種意義上說,農村似乎成了被主流文化遺忘的角落。以農民熱衷的電影為例,農村題材影片在80年代極為紅火之后,便日漸衰頹,只能靠些許政府的專項資金資助勉強維持,卻難以走向電影市場,也就更難讓農民目睹。甚至連那些哀嘆沒有觀眾的地方戲曲,似乎也只知寂寞地相忘于城市,卻疏離了滋養(yǎng)他們的故鄉(xiāng),正規(guī)戲曲團體很少眷顧黃土地上的父老鄉(xiāng)親。由此不難理解,一次“三下鄉(xiāng)”活動,甭管是送書還是送戲、送電影,都成了鄉(xiāng)村難得的節(jié)日。
記者LB:農村文化的貧困,依然得不到根本改善,農民的寂寞就如野草般瘋長,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便被一些人緊緊盯住,不分青紅皂白地傾倒著文化垃圾。久而久之,由新奇、羞澀而司空見慣,我們的精神家園就可能這樣令人難堪地漸漸失守。環(huán)顧黃土地,這樣的難堪,還在經常上演。當然也有欣慰,中央高度重視農村的文化建設,發(fā)了專門文件,也加大了投入。同時我們熱情寄望于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文藝工作者,寄望于他們關心群眾疾苦,體察人民愿望,把握群眾需求,為億萬農民創(chuàng)作,讓文化垃圾無處立足,徹底清除去,可能會有更多苦澀的難堪。
這種低俗的農村文化現象,沖擊著科學文化,限制著農民文化素質,影響農村政治發(fā)展,甚至出現反主體文化的現象,成為農村社會不和諧和不穩(wěn)定的隱患,為此,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對新時期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提出了要求。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