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成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暫止飛烏將數(shù)子,頻來語燕定新巢。
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草堂用白茅蓋成,背向城郭,鄰近錦江,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從草堂可以俯瞰郊野青蔥的景色。
草堂修在榿林深處,榿林茂密透不進強烈的陽光,仿佛漠漠輕煙籠罩著,連風吹葉子,露水滴樹梢都能聽到。
草堂的落成,使烏鴉帶領小鳥翔集,讓燕子也來筑巢。
旁人把草堂錯比成揚雄的草玄堂,我可是懶惰之人,也無心像揚雄那樣作《解嘲》文章。
注釋
⑴堂:即“草堂”。成,落成。
⑵背郭:背負城郭。草堂在成都城西南三里,故曰背郭。蔭白茅:用茅草覆蓋。
⑶緣江路熟:堂在浣花溪上,溪近錦江,故得通稱江。江邊原無路,因營草堂,緣江往來,竟走出來一條絡,故曰緣江路熟。熟,有成熟意。俯青郊:面對郊原。堂勢較高,故用府字。開頭二句寫堂之形勢及所用材料。
⑷榿(qī):落葉喬木,葉長倒卵形,果穗橢圓形,下垂,木質(zhì)較軟,嫩葉可作茶的代用品。
⑸“榿林”二句:寫草堂竹木之佳,語有倒裝。順說就是:榿木之葉,礙日吟風;籠竹之梢,和煙滴露。蜀人稱大竹為籠竹。
⑹“暫止”二句:寫草堂禽鳥之適。將:率領。
⑺揚雄,西漢末年大賦家。其宅在成都少城西南角,一名“草玄堂”。揚雄嘗閉門草《太玄經(jīng)》,有人嘲笑他,他便寫了一篇《解嘲》文。揚雄蜀人,自可終老于蜀,杜甫不過暫居(他曾有詩:“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所以說“錯比”。但也不想像揚雄一樣專門寫篇文章來表明自己的心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