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2017年本科插班生招生食品微生物學課程考試大綱
來源: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網 閱讀:6518 次 日期:2016-12-23 13:50:52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2017年本科插班生招生食品微生物學課程考試大綱”,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緒論

(一)目的要求:

了解本學科的概貌。通過緒論的學習,主要應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學發(fā)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幾位科學家的姓名及其主要成就;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及其原因;微生物的組成和分類;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區(qū)別;了解微生物學在理論研究和各應用領域中的重要作用,微生物學的主要分支學科,及在微生物學中最為常用、最為基本的實驗技術。

(二)教學內容:

1.主要內容

1)微生物學的發(fā)展史

2)微生物的應用及對基礎研究的促進。

3)微生物學的分支學科

4)微生物的特性:五大共性

5)微生物學中的幾種重要實驗技術

6)微生物的組成和分類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

微生物的定義;微生物學發(fā)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幾位科學家的姓名;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幾種重要實驗技術的名稱;無菌操作;污染的概念;顯微鏡的種類;細菌菌體染色的原因;微生物的組成;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結構上的主要區(qū)別。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微生物學發(fā)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幾位科學家的主要成就。微生物學的應用現(xiàn)狀;微生物學的應用前景。產生微生物五大共性的原因,并從微生物體積微小這一特性來解釋其他特性。無菌觀念的重要性。

第一章原核生物

(一)目的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應了解和掌握,原核生物的基本結構;原核生物的特殊結構與相應功能;原核生物細胞壁的結構與革蘭氏染色的關系;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在結構上的主要差別;細菌的繁殖和分類;放線菌和藍細菌的特點。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jié)細菌

1.主要內容

1)細菌的形狀和大小

2)細菌的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原核

3)細菌的特殊結構:莢膜、鞭毛、芽孢、細胞內含物

4)細菌的繁殖與菌落形態(tài)特征

5)細菌的分類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

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原核。莢膜、鞭毛、芽孢、細胞內含物。細菌的繁殖與菌落形態(tài)特征。細菌的分類命名方法。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革蘭氏染色方法。掌握革蘭氏染色的方法和原理。能區(qū)分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細胞。以經典方法對某一未知細菌進行鑒定可采用的方法。

第二節(jié)放線菌與藍細菌

1.主要內容

放線菌的概念;放線菌的特點與類別;放線菌的繁殖。藍細菌的概念;藍細菌的形態(tài)和生化特點。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

放線菌的概念、特點與類別、繁殖;藍細菌的形態(tài)和生化特點。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掌握霉菌、酵母菌、細菌和放線菌在菌落形態(tài)和顯微結構上的區(qū)別。

(三)實踐環(huán)節(jié)

實驗:細菌染色與鏡檢

實驗:放線菌形態(tài)觀察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一)目的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主要應掌握真菌的一般形態(tài);真菌的繁殖方式;真菌的分類與代表種類;霉菌的概念、特點與廣泛應用;酵母菌的概念、特點與廣泛應用。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jié)真菌的一般特性

1.主要內容

1)形態(tài)結構

2)繁殖方式

3)真菌分類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

真菌的概念與結構。真菌孢子的種類。真菌的亞門。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應掌握真菌的一般形態(tài)。真菌的顯微結構和菌落形態(tài)在真菌鑒定中的重要作用。真菌繁殖方式的多樣性。

第二節(jié)霉菌和酵母菌

1.主要內容

1)定義

2)主要特點

3)常見種屬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

霉菌的概念;霉菌的菌落特點;霉菌的營養(yǎng)特點;酵母菌的概念;酵母菌的菌落和顯微特點。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根據菌落或顯微特點區(qū)分常見的霉菌屬。酵母菌的營養(yǎng)價值和廣泛用途。

(三)實踐環(huán)節(jié)

實驗:霉菌形態(tài)觀察

實驗:酵母菌形態(tài)觀察

第三章非細胞生物——病毒

(一)目的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主要應掌握病毒的大小、形態(tài)和結構;病毒的主要特點;病毒分類的依據;噬菌體的特點與增殖過程;植物病毒的特點、危害性和防治。了解亞病毒的概念。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jié)病毒結構和特點

1.主要內容

1)病毒的結構

2)病毒的核酸

3)病毒的特點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

病毒的大小范圍;病毒的三種基本形態(tài);病毒的基本結構;殼體和殼粒;包膜;病毒的核酸類型。病毒的主要特點。病毒結構的相對簡單性。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解釋病毒一般抵抗力不強的原因;病毒對普通抗生素不敏感的原因。

第二節(jié)病毒的增殖

1.主要內容

1)一步生長曲線

2)毒性噬菌體

3)溫和噬菌體

4)病毒的分類和應用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

病毒分類的依據;類病毒、擬病毒、朊病毒的概念;朊病毒的致病。噬菌體的典型結構;一步生長曲線;噬菌斑;噬菌體與其它病毒寄生專一性的比較;病毒增殖的五個階段;烈性噬菌體與溫和噬菌體。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逆轉錄病毒和逆轉錄酶;朊病毒的獨特性。溫和噬菌體的溶源性;病毒的增殖過程。

第三節(jié)病毒的分類和應用

1.主要內容

1)病毒的分類依據

2)病毒的危害和控制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

現(xiàn)代病毒分類法;病毒傳播途徑;抗病毒劑;疫苗。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熟悉病毒分類的主要依據;噬菌體的危害及控制;常見人類病毒的傳播途徑;抗病毒劑的種類及作用機理;疫苗的基本知識。

第四章微生物的營養(yǎng)

(一)目的要求:

主要應掌握微生物營養(yǎng)物質的種類和微生物的營養(yǎng)類型;培養(yǎng)基的種類與配制。

(二)教學內容:

1.主要內容

1)微生物的六類營養(yǎng)要素

2)微生物的營養(yǎng)類型

3)營養(yǎng)物質進入細胞的方式

4)培養(yǎng)基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

微生物的幾大類營養(yǎng)要素;碳源、氮源的分類;生長因子的概念與種類。微生物的營養(yǎng)類型;自養(yǎng)、異養(yǎng)、光能、化能的概念。營養(yǎng)物質進入細胞的方式。培養(yǎng)基的配制原則和過程;培養(yǎng)基的類型;固體、液體、和半固體培養(yǎng)基中的瓊脂加量。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從營養(yǎng)要素的觀點分析已知培養(yǎng)基的配方。為某種微生物配制良好的培養(yǎng)基應該考慮的因素。

(三)實踐環(huán)節(jié)

實驗:培養(yǎng)基配制和滅菌

實驗:菌種保藏實驗

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謝

(一)目的要求:

微生物在細胞結構、組成物質、代謝過程上與其他生物的相同與相異之處;微生物的分解產能途徑;發(fā)酵作用的概念、種類與重要性;微生物的合成代謝;微生物的次生代謝產物。

(二)教學內容:

1.主要內容

1)能量代謝

2)分解代謝

3)合成代謝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

微生物的四種降解脫氫途徑;ED途徑的獨特性;幾種常見發(fā)酵作用的過程及參與微生物。二氧化碳的同化;硝酸鹽的同化;分子態(tài)氮的同化。次生代謝的定義;次生代謝產物的定義;次生代謝產物的種類。常見的各類次生代謝產物舉例。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發(fā)酵作用與產物的應用價值。幾種主要元素同化的重要性。微生物次生代謝產物的重要應用價值。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長與控制

(一)目的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主要應掌握對微生物生長有影響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這些環(huán)境因素怎樣影響微生物的生長;常見化學殺菌劑和抑菌劑的作用機理與使用特點;化學治療劑的種類、作用機理及醫(yī)學上的重要性。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jié)微生物的培養(yǎng)與生長

1.主要內容

1)微生物的純培養(yǎng)技術

2)微生物的培養(yǎng)方法

3)微生物生長的測定方法

4)細菌的生長曲線

5)細菌的連續(xù)培養(yǎng)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

純培養(yǎng)的概念;單菌落的概念;獲得純培養(yǎng)的幾種主要方法。微生物細胞總數、活細胞數、細胞生物量的測定方法;血球計數板的結構。分批培養(yǎng)與連續(xù)培養(yǎng)的概念;生長曲線的定義;生長曲線四個階段。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了解從土壤等環(huán)境中分離細菌、放線菌或霉菌的純培養(yǎng)的方法和步驟。能夠在不同的條件下判斷出最為適宜的測定方法;稀釋平皿法既可用于分離純培養(yǎng),又可用于活菌計數的原因。生長曲線四個階段的特點與應用上的價值。

第二節(jié)影響微生物生長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

1.主要內容

1)營養(yǎng)條件

2)溫度

3)pH值

4)氧氣和二氧化碳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

微生物生長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微生物的三個溫度類型;加熱殺菌的常用方法;各大類微生物生長的最適pH;以需氧程度對微生物的分類;輻射的類型。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溫度、pH值、水分活度、氧化還原電位等對微生物生長影響的機制;常見微生物的適宜生長的環(huán)境條件;以加熱及輻射殺菌的原理與方法。能夠運用相關知識為微生物生長提供適宜的條件,或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第三節(jié)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1.主要內容

1)滅菌消毒

2)化學治療劑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

常見化學殺菌劑和抑菌劑的種類與名稱;石炭酸系數。滅菌、消毒和防腐的區(qū)別;常見化學殺菌劑和抑菌劑的作用機理。常見化學殺菌劑和抑菌劑,了解其使用特點?;瘜W治療劑的概念;磺胺的結構;抗生素;抑菌譜。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控制微生物生長的方法。解釋微生物抗藥性產生的原因,及防止微生物產生抗藥性的方法。

(三)實踐環(huán)節(jié)

實驗:微生物分離培養(yǎng)

實驗:食品中細菌總菌落數的測定

實驗:大腸菌群最近似數的測定

實驗:微生物數量測定

第七章微生物遺傳變異和育種

(一)目的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主要應掌握生物遺傳信息的載體,即RNA和DNA的結構和功能;基因和遺傳;遺傳信息的傳遞和基因表達的簡要過程;基因表達的調節(jié);微生物的突變及其機制;細菌基因轉移和重組的方式;重組DNA技術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jié)微生物的變異和遺傳重組

1.主要內容

1)突變及其機制

2)細菌基因的轉移和重組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

基因、基因組、染色體的概念;質粒的概念、特點與類型;突變的概念與類型;誘變與誘變劑;常用的誘變方式;突變率與回復突變。細菌基因的轉移和重組的方式,包括轉化作用、轉導作用、接合作用、基因轉座;轉導的類型。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變異對于微生物的意義;誘變在微生物育種中的使用。細菌基因的轉移和重組對于細菌適應和進化的重要性。

第二節(jié)重組DNA技術簡介

1.主要內容

1)目的基因的克隆

2)克隆子的篩選

3)DNA的人工合成和擴增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

重組DNA技術的概念;基因工程的概念;克隆的含義;目的基因的克隆的程序;基因克隆的幾種常用載體;克隆子的受體細胞的種類;PCR的概念與基本步驟;基因的定位誘變。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克隆子的篩選策略;體外重組DNA技術的基本過程;體外重組DNA技術與微生物育種;微生物與基因工程的關系。

更多信息請查看2025年廣東省專升本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