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農業(yè)部牽頭,中農辦、國家林業(yè)局等多部門聯(lián)合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正在按照“試點先行”的原則穩(wěn)步推進。本次股改確定的試點共有29個縣(市、區(qū)),試點的期限是2017年底,最主要的做法是將農村集體資產“折股量化”,讓農民成為村集體的“股東”。請談談你對農村股改政策的看法。
【參考答案】
熟悉中國農村情況的人都知道,農村集體資產歸集體所有”。但“集體”概念界定模糊,名義上歸集體所有的資產始終處于尚未量化確權的狀態(tài),農村集體資產長期“人人所有,人人無份”,成為虛擬的“蛋糕”,看得見摸不著,無法體現(xiàn)農民主人翁地位。而且個別地區(qū)的集體資產還是本沉睡的“糊涂賬”。
這種現(xiàn)實的尷尬帶來了一系列嚴重的問題。由于農村集體資產歸屬不清、管理不嚴而導致貪腐、資產荒廢、閑置等問題在當下相當嚴峻。此次股改主要目標是將虛擬的集體所有變?yōu)榧w經濟組織成員真正“按份共有”,讓農民以股份形式持有集體資產,變?yōu)榧w股東,使其名義上的產權實體化,解決長期以來農村集體資產不明晰、所有權被虛置的問題。
如果從積極的一面思考,農村集體資產“股改”還有諸多利好。一旦確權完成,農民可以動用股權進行抵押貸款、流轉交易,從而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尤其重要的是,作為“股東”的農民能夠沒有后顧之憂地持股進城,這對城市化進程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輿論把農村集體資產“股改”稱為繼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鄉(xiāng)村集體企業(yè)改制后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第三次重大突破,良策也。
然而雖為良策,其實施和推行并不意味著就沒有困難和問題,畢竟改革是利益的再調整,牽涉之廣,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農民既然成為了股東,那么是否尊重股東權益就是判斷“股改”成功與否的關鍵。而農民如何利用“股改”機遇,直接或間接參與村集體資產的經營管理,推動村集體及個人資產增值,則很難一蹴而就,是一個需要長期面對的課題。一些特殊人員如“外嫁女”、“回遷人員”等的股東資格確認也將成為股改工作中的難點。股改”后如何運作則將成為民眾關注的最大熱點。
針對這些熱點、難點以及實施過程中難以避免的一系列問題,首先就是處理好“分子”和“分母”關系。找“分子”就是清產核資,找“分母”就是明確成員,二者理清關系后最終實現(xiàn)股權量化到人、落實到戶。
其次,增加農民收入。股權量化到人僅僅是股改的第一步。此時捏在農民手里還是沉睡的“死權”,要及時激活使“死權”變?yōu)樵黾映蓡T收入的“活權”,就是要賦予權能,讓權變錢??梢灾贫ㄏ嚓P配套方案對股份有償退出、繼承及抵押、擔保進行授權,讓村民股東分享增值紅利,不斷增加財產性收入,使其解除后顧之憂、帶著股份進城。
再次,探索法人治理結構,確定適合的經營管理方式,做實做大集體經濟“蛋糕”,這需要以透明、公開、妥善地處理各種利益訴求為前提,逐步建立董事會、監(jiān)事會等行之有效的現(xiàn)代治理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