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面試熱點:法律保障下的見義勇為,你還堅持嗎?
來源:易賢網(wǎng) 閱讀:879 次 日期:2017-03-01 16:36:08
溫馨提示:易賢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了“2017面試熱點:法律保障下的見義勇為,你還堅持嗎?”,方便廣大網(wǎng)友查閱!

面試熱點相關背景

12月19日,民法總則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三審,為鼓勵與保護見義勇為行為,草案三審稿新增規(guī)定: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除有重大過失外,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12月19日澎湃新聞網(wǎng))

空面試熱點獨家解析

@京華時報顥鈞: “別讓好人流血又流淚”,是近十余年來公共輿論場上不時就能聽到的吁請。用制度保障見義勇為者也因此成為一個選項。我不太同意有的媒體把這一條新規(guī)捧上了天,認為新規(guī)解除了見義勇為者的后顧之憂,將對弘揚見義勇為產生巨大推進作用。事實上,救助人造成受助人損害不擔民事責任,還有個尾巴,即“有重大過失”除外。救助并非天然無責,見義勇為超過了必要限度,仍要承擔民事責任??燎缶戎划a生損害,當然不合情理。但救助者在救助之前,也要基于常識判斷并盡量控制救助產生的損害--如果普通人的合理預判都能看出,救助對被救助人造成的損害,較之不救助還要嚴重得多,這恐怕無法為救助人免責。法律認可見義勇為,也絕不能鼓勵見義亂為。選擇見義勇為,其實就是選擇了一份責任。這也是見義勇為高于法律的道德感召之所在。

@人民網(wǎng)蔣萌:國外有一個案子,某人出車禍被困車內,車輛起火面臨爆炸,另一個人將傷者拖出事故車,傷者因拖拽傷到脊髓導致癱瘓,進而將救人者告上法庭,法院后來判定救人者無責。原因是,如果救人者不及時相助,傷者可能因車輛爆炸身亡。在危機緊要關頭,要求他人100%安全地救人是苛求?,F(xiàn)實不是紙上談兵。按照醫(yī)學急救規(guī)范,脊椎受傷者應進行外部固定后才能搬動。可救人者哪知道傷者傷到脊椎?車輛即將爆炸,又哪有時間與器械進行固定?舉這個例子,是想探究“有重大過失”的含義。所謂“過失”,究竟是要求“完美無暇”,還是要考慮“兩害相權取其輕”?這一點對于救人與免責至關重要。見義勇為是要講究方式方法,但不能給救助者戴上沉重的、過高的責任枷鎖。對“度”的把握,需要人心這桿秤。

@南方都市報:法諺說,“行使自己權利以不損害他人權利為限”,這里涉及的主要是侵權行為發(fā)生時的權利保障問題。事實上,現(xiàn)行《侵權責任法》的部分條款,只要適用得當,已經足以解決《民法總則》所無力關照的現(xiàn)實問題。“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公民遭遇侵權,在《侵權責任法》中都有相應的權利保障條款,就看能否真正用起來,尤其是在個案中激活。

立法是防患于未然的技術,對見義勇為這樣社會和法律所保護的行為的立法,考慮的主要是見義勇為者利益受損的各種情況和問題,此次新增內容更可見民法總則的立法宗旨。當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除了見義勇為者的“重大過失”,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有學者認為,“非重大過失不擔責”提高了救助者需擔責的起點,體現(xiàn)了立法對見義勇為等緊急救助行為的寬容和鼓勵。核心關鍵在于,這個“重大過失”的解讀,對其適用的松緊度,直接影響著見義勇為行為在社會中的現(xiàn)實處境,是否如學者理解的那樣,是“最一般人的注意程度”和起碼的謹慎?這是在民法總則之外,需要做出具體的法律規(guī)范。正如立法討論階段,有人大代表所言,根據(jù)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對救助行為可能對受助人造成的損害,作出相應的免責規(guī)定。此次民法總則三審稿,非常明確地采納了代表建議,但在具體適用階段,司法如何應對和處理個案糾紛,則是仍需觀察的問題。

民法所要調整的社會關系,紛繁復雜、事無巨細,在每一種生活狀態(tài)下的社會成員都需要得到法律的庇佑。“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一個個人就是整個國家”,這里說的除了公民權利之重,還有民法調整內容茲事體大。見義勇為者需要保護自己,這不是社會風氣在變壞,而是法律規(guī)范還不夠體貼,或者沒有被充分運用。《民法總則》的立法關涉時時處處的公共生活、公民體驗,法律的歸法律,法律不是輿情,更不靠傳言,對公民的法律保護需要扎實可靠的證據(jù)、秉持公正的司法以及符合程序的推演,這是很多輿情層面的所謂“英雄落淚”,到了司法階段才有相對客觀的定論和評斷的原因,也是類似新聞屢屢反轉的原因。權利聲張有賴法律適用的具體法治,立法對見義勇為的苦心也需要具體司法個案的貫徹。

@荊楚網(wǎng)黃齊超:見義勇為、助人為樂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但遺憾的是,受一些社會事件的影響,這個光榮傳統(tǒng)似乎呈現(xiàn)式微的發(fā)展勢頭。挽救見義勇為的傳統(tǒng),需要的補救措施很多,比如一些地方出臺了“好人法”,比如為老人購買“跌倒險”等等,這些都在努力地修補見義勇為困境的短板。現(xiàn)在,民法總則的草案中增加新的規(guī)定--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除有重大過失外,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無疑也是其中的一塊補救短板。

文明社會拒絕冷漠,需要溫暖,緊急時給于他人以幫扶救助是沁人心脾的正能量。發(fā)揚助人為樂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鼓勵見義勇為、見義智為,需要有法規(guī)、制度兜底,確保施救之后好人“流血不流淚”。見義勇為不擔責,是在法規(guī)制度上補齊一塊短板,這是良法善政,我們應支持。誠然,即便這條法規(guī)最終得以通過,也未必能立竿見影地發(fā)揮激勵,讓見義勇為遍地開花,但是,如果任由見義勇為者的權益得不到保障,那么,冷漠事件會一次次地沖刷道德良知。

老人跌倒,就算有攝像頭也不愿不敢參與救助,就是擔憂好心辦壞事。補了民法總則中的這塊短板,在攝像頭和其他證據(jù)的見證下,好心人可以大膽施救,不擔心因施救產生什么不良的后果,這何嘗不是進步?當然,影響見義勇為的短板還有,比如因為老人本身就是弱勢群體,即便他們惡意地訛詐攙扶者,也僅是受到輿論潛在,而不受法律法規(guī)的懲罰。因此,我們期待著政府能補齊其他短板,鼓勵更多好心人無憂無慮地見義勇為。

@東方網(wǎng)殷建光:實施緊急救助,難免有點過失,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是復雜的,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即使出現(xiàn)一些問題,也應該得到理解。但是,現(xiàn)實中,有些人偏偏不講理,面對見義勇為者的過失,吹毛求疵,傷害了見義勇為者的心,這樣的現(xiàn)象必須杜絕,因為這樣的現(xiàn)象不利于弘揚正氣,讓正氣很壓抑。

這次,從法律的角度明確規(guī)定,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除有重大過失外,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是給見義勇為者吃了定心丸,值得點贊。同時,也對那些別有用心者一個提醒,不要心懷鬼胎,倒打一耙。這個規(guī)定是讓受助者受到法律約束,讓其道德歸位,不能蠻不講理,給正氣昂揚制造羈絆。

當然,見義勇為者如果有重大過失,也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這也是應該的。見義勇為者是幫助人的,不是傷害人的,如果因為你的行為給別人造成了重大傷害事故,當然不妥。因此,這個規(guī)定也是對見義勇為者的一個正確疏導。我見義勇為,我必須有見義勇為者的能力和擔當。見義勇為不是蠻干,見義勇為不是不管不顧。見義勇為,要讓受幫助者切實得到救助,這樣的見義勇為才值得肯定,值得贊美。因此,這個規(guī)定也是對見義勇為者的一個規(guī)范引領,讓正氣更好昂揚。

法律為見義勇為“撐腰”,讓正氣擁有者安心,讓邪氣泛濫者收心,法律為見義勇為“撐腰”利于扶正抑邪,利于正氣昂揚,筆者期盼盡快得到落實。

解析:近年來,由于見義勇為者存在過失,而導致嚴重后果的新聞,時常刺激公眾神經。

見義勇為是社會鼓勵的一種良好風尚,立法應有較為鮮明的支持態(tài)度,并以此作為近年來各地頻現(xiàn)見義勇為者遭遇誣陷、訛詐現(xiàn)象的一種應對。現(xiàn)在的問題是,正在訂立中的《民法總則》,作為原則性規(guī)范,是否需要直面見義勇為在現(xiàn)實中可能遭遇的各種可能性?又是否有能力窮盡一切權利侵害的可能性?

目前全國不少省市出臺了見義勇為條例,但各地的規(guī)定大相徑庭,缺乏統(tǒng)一的認定標準,存在各種限制性規(guī)定,損害了公平。此次一部全國性的法律規(guī)范,降低認定門檻,嚴格限制除外性規(guī)定,最大程度地降低見義勇為的風險,讓人見義勇為敢為,沒有后顧之憂。

當然,遇到緊急情況救人并非僅憑借一腔熱情就行,還需要科學、專業(yè)地施救。不過,也得讓那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人看到,法律對正當?shù)男猩菩袨?,是有越來越多正向激勵的,才會動員更多人的積極性,社會也才會越來越暖。

更多信息請查看面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wǎng)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相關閱讀面試資料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wǎng)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