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和他的父親孫蓮蓮》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來源:易賢網 閱讀:1338 次 日期:2017-04-17 16:20:45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楊絳和他的父親孫蓮蓮》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楊絳,原名揚季康,江蘇無錫人。除了作為錢鐘書夫人為人所熟知外,她本人更是一個頗有影響的作家、翻譯家和著名學者。李健吾評價她“不是那種飛揚躁厲的作家”,而是有著“緘默的智慧”的,有著靜默恬退的睿智和微笑這觀的態(tài)度。她的父親揚蔭杭,是江蘇最早從事反清革命運動的人物,曾經留學日本和美國。他表面看起來凝重有威,因而孩子們都怕他。但他卻從不打罵孩子,如果有人不乖,他只會叫急,喊妻子過來把淘氣的孩子提溜出去訓斥。所以孩子們怕雖怕,卻都喜歡和父親親近。錢鐘書初見他時未免有點害怕,但接觸久了,即摸出其“望之儼然,接之也溫”的性子。

楊絳的父親有時也很嚴肅。那年楊絳16歲,正在振華女中的高中部讀書。那時北伐戰(zhàn)爭已經勝利,學生運動很多,常要游行開群眾大會等。一次學生會要各校學生 上街宣傳——就是拿一條板凳,站上去向街上的行人演講。楊絳也被推選去參加。但她卻擔心自己的個頭小,一看急就漲紅了臉。而且當時蘇州風氣閉塞,街上的輕薄男子又專愛欺負女孩子。她怕自己一站上板凳,就會被人看猴兒似的攏上來看,不會有什么人正兒八經地聽演講。不過,女學生只要說“家里不贊成”,就可以豁免.許多舊家庭里的大小姐就這樣推掉了。她于是周末回家向父親求救,問能不能也說“家里不贊成”。父親卻一口拒絕,說:“你不肯,就別去,不用借爸爸來檔。”揚絳說:“不行啊.少數得服從多數呀。”父親說:“該服從的就服從;你有理,也可以說。去不去在你。”并告訴她,自己從前做江蘇省高等審判廳廳長時,又一次張勛不知打敗了哪個軍閥勝利入京.江蘇省的士紳聯名登報擁

護歡迎。他的下屬擅自把他的名字也列入了歡迎者的名單,以為名字見了報,他即使不愿意也只好罷了,但他堅持“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立即在報上登了一條大字的“啟事”,聲明自己沒有歡迎。他對女兒說:“你知道林肯說的一句話嗎?Dare co savNo!敢嗎?”揚絳第二天到了學校,堅持說:“我不贊成,我不去!”為此還挨了老師狠狠的批評。雖然這并不是為了什么偉大的目標,只是一個臉皮薄、愛面子的女孩子不肯上街去出丑,但父親的做法在楊絳G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對于楊繹的學業(yè),父親并不多加干涉,而是放手讓她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學習。父親鉆研的音韻學,常常把某字的平仄拿出來考她。楊絳在高中還不會辨平仄聲,父親卻也不急著教,只讓女兒涵詠體味.還安慰她:“不要緊,到 時候自然會懂。”有一天她果然四聲都能分辨了。父親晚上常踱過廊前,敲窗考她某字讀什么聲。女兒考對了,父親高興而笑。父親的教育理論是孔子的“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嗚”。楊絳只要對什么書表示興趣,父親就把那部書放在她的書桌上,即使有時他得爬梯到書櫥高處去拿;但假如她長期放著不讀,那部書就不見了——父親把書收走了,這就等于是父親的譴責,無言的批評。楊絳喜歡讀詩詞小說,對父親枯燥的音韻學“合口呼”“撮扣呼”之類不感興趣。父親也不強迫女兒學他的一套,還為她買來最喜歡的書籍。楊絳上大學分文理科的時候,因為各門功課都平均發(fā)展,所以為選專業(yè)一事頗費了一番躊躇。老師們推薦她報理科,她回家去問父親拿主張:“我該學什么呢?”父親說:“沒有什么該不該,最喜歡什么,就學什么。喜歡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于是,楊絳終于不顧老師們的惋惜和勸導,選擇了她喜歡的文科。父親有一次問楊絳:“阿季,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怎么樣? ”她說:“不好過。”“一星期不讓你看書呢?”她說:“一星期都白活了。”父親笑了,說:“我也這樣。”揚絳因此感覺到自己似乎已升做父親的朋友了。楊絳是個貼心的女兒,每天早飯后,她總要給父親泡一碗釅釅的蓋碗茶。父親飯后,她也要給父親削個水果,或是給父親剝風干栗子、山核桃等干果。中午飯后,她非常懂事地帶弟弟妹妹一哄而散,讓父親歇午。一次父親叫住她說:“其實我喜歡有人陪陪,只是別出

聲。”她就陪在父親旁邊看書。父女倆的感情就是這樣平淡而深厚。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前夕,父親突然在蘇州因中風去世。1983年,楊絳在《當代》雙月刊上發(fā)表了散文《回憶 我的父親》,記錄了和父親一起生活過的點點滴滴,在那平靜恬淡的娓娓道來中寄托了女兒對父親真摯的情感和深切的懷念。

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A.文章語言恬淡質樸,一如楊絳父女間的情感,同時選材也很典型精當,在簡單平實的陳述與描寫中表現了楊絳與其父親之間平淡而深厚的感情。

B.在女中讀書的時候,楊絳雖然很自信,但她也不愿意去街上進行演講,因為雖 然當時人們的封建思想意識已經淡薄,但社會風氣非常不好。

C.楊絳父親在子女教育問題上很贊同孔子的觀點態(tài)度,但他早年留學日本和美國的經歷對他教育子女的方式也產生了比較深遠的影響。

D.楊絳父親對女兒講述他任江蘇高等審判廳廳長時的往事,是為了體現其政治立場方面的嚴謹,在極小的事情上也要表現出自己的鮮明的態(tài)度。

E.從文章記述看楊絳之所以成為作家、著名學者,離不開她少女時期家庭生活的熏陶,特別是她的父親對她的諄諄教誨和潛移默化的影響。

【答案】BD

【解析】B楊絳當年不很自信,“封建思想意識淡薄”也不當;D中楊絳父親是為了表明自己“名與器不能假人”的觀點。

2、錢鐘書覺得楊絳父親“望之儼然,接之也溫”,請問文中哪些內容具體體現了楊老先生“溫”的性格特點。

【答案】①從不打罵孩子②對于楊絳當年不想參加演講這樣的嚴肅問題他也是耐心教育③對音韻學的教授也不著急,讓女兒慢慢體味④對女兒沒有讀他找出的書的責備方式⑤與女兒朋友式的對話⑥不強迫女兒做不感興趣的事。

【解析】這道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概括篩選能力。寫父親的文字很多,但只有一部分表現“溫”的特點,篩選出來,都是對待女兒的方式,一一概括即可。

3、文章在表現楊絳與其父親的時候都用了哪些描寫手法,請結合具體內容進行分析。

【答案】側面描寫的手法,李健吾對楊絳的評價,錢鐘書對楊絳父親的感覺;語言描寫,文中多處對人物對話進行了描寫;行為描寫,楊絳父親爬梯到高處為女兒找書;細節(jié)描寫,楊絳為父親削水果,剝干果。

【解析】這道題考查對文本表達技巧的理解能力。實際上,表現一個人物的時候,運用最多的就是描寫,不過描寫有很多種,結合原文,具體說明。

4、楊絳父親教育子女的做法具有怎樣的特點,其中哪一點你覺得對現實中存在的子女教育問題最有啟示,結合現實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①注意培養(yǎng)女兒的獨立意識和自主精神②放手讓女兒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學習③對楊絳的讀書習慣進行引導④與女兒進行朋友式的交流與溝通。/看法:結合現實中存在問題,能說出楊絳父親教育女兒做法的作用與意義,就哪一點分析評價都可以,只要自圓其說。

【解析】這道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概括能力,對文本精神內涵的理解能力,對文章主旨的探究能力。楊絳父親的教育方式和現代人一般人的明顯不同,很科學很民主,結合文本具體內容來分析。概括出來以后,自然和我們現實中走進誤區(qū)的一些教育方式有一個鮮明的對比,要亮出自己鮮明的觀點,結合現實,結合楊絳父親的方式對比來說明論證。

更多信息請查看高中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