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君明月滿前溪,直到西湖畔。
來源:易賢網 閱讀:1419 次 日期:2017-05-08 17:29:00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贈君明月滿前溪,直到西湖畔?!?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贈君明月滿前溪,直到西湖畔。

出自宋代毛滂的《燭影搖紅·送會宗》

老景蕭條,送君歸去添凄斷。贈君明月滿前溪,直到西湖畔。

門掩綠苔應遍。為黃花、頻開醉眼。橘奴無恙,蝶子相迎,寒窗日短。會宗小齋名夢蝶,前植橘,東偏甚廣。

賞析

作者:佚名

這首詞寫老友別后作者的凄涼寂寞心境,同時寫他對老友的深切思念之情。會宗名沈蔚,吳興人,是詞人的老朋友,也是當時有名的詞人。沈蔚與毛滂、賈收等為詩友,有詩詞唱和。

首二句“老景蕭條,送君歸去添凄斷”。開頭即從別后寫起。詞人晚年官運不佳,家計落拓,無以為生,“老景蕭條”并不是作者無病呻吟,而是自己生活的真實寫照。“斷”是極、盡之意。“凄斷”即極度凄涼。老境本已蕭條,更兼老友離去,凄涼冷落已至極點。這是“屋漏更遭連夜雨”的寫法。一個“添”字,使本已極度的凄寂更進一步,頗具感染力。從“贈君”句起,作者放下自己這一面不敘,專寫老友那一面。“贈君明月滿前溪,直到西湖畔”。明明是明月照著友人沿溪乘舟而去,詞人卻偏要說明月是他送與友人的。這一方面寫出了他與友人情誼的深厚,其中也包含了對友人的祝福,另一方面,又表明了詞人羨慕友人一路有美景相伴,直到那景色更美的西子湖畔,從而進一步反襯出自己的凄寂。

下片純是設想,寫友人歸家后的情景。“門掩綠苔應遍”。“應”即設想之辭,設想友人多日不歸,遂無人跡,綠苔滿階,空落靜寂。“為黃花、頻開醉眼”。這是寫友人回家后對他的思念。作者設想友人分別以后,因思念自己,只能獨自一人,醉對黃花(菊花)而已。人的行為,或為他人,或為自己。但是在這里,作者設想老友的行為(飲酒)既不是為他人,也似乎不是為自己,而是“為”黃花。友人的飲酒,只是為了不辜負黃花的開放。這個“為”字既寫出了老友因同他的分別而深感孤獨,又寫出了友人對他的思念。“醉眼頻開”四字,形象感極強。如果飲而未醉,眼本是睜著的,那只是飲酒賞菊,無需“頻開”。用“頻開”二字,形象地寫出了飲到醉眼朦朧之際,只能用殘存的一點意志力去掙扎著“頻開醉眼”。這一句,不僅寫了醉酒,而且寫了醉態(tài)。

最后三句,進一步敘寫友人回家后的孤寂之情,從背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詞人與友人深厚的情誼。沈蔚家中小齋名夢蝶(當出“莊生夢蝶”典),齋前植橘樹。“橘奴無恙,蝶子相迎”。“橘奴”即齋前橘樹。三國時丹陽太守李衡于武陵汜洲上種橘千株,稱“千頭木奴”,謂種橘如蓄奴,后因稱橘為橘奴。“蝶子”即指小齋夢蝶。這兩句是說室外(種橘之庭院)無人,“寒窗日短”是說室內(小齋內)無人。詞人設想友人回家以后,橘樹當無恙,卻只有空寂的書齋(小齋“夢蝶”)相迎,暗寫無人迎接。友人因同他分別,只能獨對寒窗,打發(fā)著一天短似一天的日子。其實,沈蔚回家以后,是不是獨自一人,是不是“為黃花、頻開醉眼”,這都無關緊要。作者這樣設定,只是要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

這首詞不同于一般的送別詩(詞),其特點有二:一、一般寫送別,多寫送別時依依不舍之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送友人》等都是。柳永的《雨霖鈴》,上片寫送別情景,依依不舍,下片寫別后思念之情。這首詞則一開頭就從別后寫起。二、一般寫別后思念之情,多寫作者一方的情景,寫作者對對方的懷念之深。上述柳永《雨霖鈴》下半闋即是如此。這首詞從第三句始,偏放下作者這一面,只寫友人一方。設想友人別后歸家沿途的美景,設想友人回家后思念作者的心情,而作者與友人情誼之厚,自然地寓于其中。作者的設想描寫愈是細膩真切,就愈表現出自己對友人的關懷之切,思念之深。這種寫法在古典送別詩詞中是不多見的。杜甫詩《月夜》與這首詞的寫法依稀相似,不過那是寫憶內,這是寫懷友,卻又不同?!?/p>

更多信息請查看描寫景的詩句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贈君明月滿前溪,直到西湖畔。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