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范文:普通高校如何提高教育質量
來源:云南培訓認證網 閱讀:1122 次 日期:2008-02-25 15:50:40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范文:普通高校如何提高教育質量”,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教學工作是大學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的提高是長期的任務,也是系統(tǒng)性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學校的教學質量要得到保證,必須合理地處理好各種關系。這里僅就教學過程中的幾個方面的關系進行論述。

  一、教與學的關系。育人要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學習時間的有限性與知識的無限性矛盾揭示了教師介入的重要性。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應該占主導地位。教師的知識結構、授課方法、授課內容、授課態(tài)度、精神狀態(tài)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提高教學質量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應該是抓好教師這一關。教師的作用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思考、如何求證,引導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供更多更新的信息,真正體現(xiàn)啟發(fā)式和創(chuàng)新式的教育,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作用。

  二、課內與課外的關系。課堂教育主要是教師的活動,重點是傳授系統(tǒng)化的理論知識,可以將課堂教育比喻為知識鏈的縱方向,課堂外的知識學習比喻為知識鏈的橫方向,課堂內的教學應該和課外學習結合起來。一方面,課堂上的內容不可能包括所有需要的知識,所以,課外的學習顯得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大學的課堂授課內容很多,也需要學生自己擴充知識。各類教學組織活動,必須從單一的課堂教學擴大到學生自學、社會實踐和科研活動中去。特別是要采取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在從事課外活動過程中走向社會、走向企業(yè)。

  三、基礎與專業(yè)的關系。很多學校考慮到學生就業(yè)方面的問題,強調重基礎,寬口徑,在培養(yǎng)方案上擴大專業(yè)領域,提倡打破專業(yè)的界限,使得學生在就業(yè)時有更多的選擇。但也存在專業(yè)不精通,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適應生產一線的工作問題。處理好基礎與專業(yè)的關系是普通高校應該認真研究的問題,普通高校的學生一定要對本專業(yè)的某一個方向有較深的了解,要掌握專門的專業(yè)技能。學校在安排教學計劃、培養(yǎng)方案時要合理分配時間,使得基礎扎實,而專業(yè)比較雄厚。

  四、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創(chuàng)新性人才的培養(yǎng)是高校的主要任務,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的基礎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理論知識是實踐活動的基礎和指導,實踐活動是理論知識。的驗證和補充,在學習過程中,理論學習側重于理解科學方法,包括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并培養(yǎng)科學的能力。從國民經濟建設對人才的需求來看,培養(yǎng)實踐創(chuàng)新人才更迫切。    

  五、繼承與改革的關系。既要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性,教學不能完全脫離已有的體系,又要不斷改革,不斷創(chuàng)新,但又不能過于冒進,教學改革要循序漸進地進行,要處理好傳統(tǒng)與改革的關系。

  六、理工與人文的關系。作為一所以理工科為主的學校,我們的學科、專業(yè)、教師更多注重的是工程技術、自然科學的教育教學,而人文教育相對滯后,在學生逐漸認識和掌握科學技術方面知識的同時,也要教育學生關注民族興亡、國家強弱、人格高低、涵養(yǎng)深淺、思維智愚、事業(yè)成敗等精神世界的相關內容,做到求真、求善、求美。要注意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加強文科建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教學中要注意文理滲透,這樣才有利于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 

  七、日常教學與考試的關系。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人,考試只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一種手段,但不是全部的手段。有的課程可能要求學生死背硬記的東西多一些,有的課程要求學生掌握方法就行,有的課程則要求學生結合實際去調研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所以課程不同,要求也不同。但我們目前的考試方式太單一。完全是考試論成敗。改革考試方式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要使學會和考好的關系統(tǒng)一起來??荚囈玫捏w現(xiàn)導向作用,要從考試內容、考試方法、手段、評價標準上予以完善。著重考核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避免陷入應試教育的怪圈。

更多信息請查看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