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一:書面語和口語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思考、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nèi)涵的能力。而這些文字材料大部分都是書面語,所以言語試題中的片段材料往往選自書面語材料。此時明確詞語的語體色彩是做題的突破口。
【例1】企業(yè)到底是不是適合開展連鎖經(jīng)營?能不能開展連鎖經(jīng)營?面對這兩個問題,一些企業(yè)往往______,______發(fā)展時機。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無所適從 貽誤 B.一籌莫展 痛失
C.舉棋不定 耽誤 D.優(yōu)柔寡斷 錯過
【答案】A。解析:“一籌莫展”指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不合語意,“優(yōu)柔寡斷”含有貶義不合語境,排除B、D兩項?!百O誤”常常與“時機”“戰(zhàn)機”搭配,多用于書面語?!暗⒄`”往往與“時間”“工夫”搭配,多用于口語。文段語言環(huán)境是書面語環(huán)境,要選“貽誤”。答案選A。
技巧二:同義詞辨析
很多近義詞里含有相同的成分,這時只需比較不同的成分,即可分析出各詞語的側(cè)重點。
【例2】五四運動后,許多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人們,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從對各種社會思潮、政治主張和政治力量的______中認真思考,逐步看到西方的種種社會______,開始懷疑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的救國方案。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識別 通病 B.甄別 矛盾
C.辨別 現(xiàn)象 D.鑒別 弊端
【答案】D。解析:第一個空處的四個備選詞,可比較“識”“甄”“辨”“鑒”四個字。“識”指認識;“甄”指審查鑒定;“辨”指分辨;“鑒”指仔細看,審查。由此可知,與“認真思考”相搭配,有“仔細看”意味的“鑒別”最適合。由“開始懷疑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的救國方案”,可知最后一空需要填入具有消極意義的詞,“弊端”符合。因此正確答案為D。
技巧三:感情色彩
從感情色彩角度分析詞語可分為褒義詞、貶義詞、中性詞,分析詞語的感情色彩是解題的突破口。
【例3】很多大學生希望畢業(yè)后找到一份工作,穩(wěn)步發(fā)展,可是也有許多人不愿_____。他們有相對穩(wěn)定的家庭背景,有工作能力,卻在尋找生活的一種可能性。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按部就班 B.墨守陳規(guī) C.人云亦云 D.步人后塵
【答案】A。解析:文段沒有表現(xiàn)出作者對“很多大學生”的貶斥之意,而B、C、D三項都是貶義詞,A是中性詞,故正確答案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