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全面小康
四個全面是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將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有機結合的的最新理論成果也是新時期治國理證的重大戰(zhàn)略布局。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思想是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江蘇調研時提出并且強調的。在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直發(fā)揮到目標導向的作用,發(fā)展至今已不是初步和局部的實現(xiàn)而是全面實現(xiàn),這是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關鍵一步,也將成為新中國成立一百周年時的基本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目標和實現(xiàn)中國夢奠定基礎。
全面小康社會的核心在于“全面”二字,是不分地域和城鄉(xiāng),讓每一戶,讓每一個人都過達到小康的要求,因此精準扶貧勢在必行。尤其是針對西部地區(qū)的貧困縣、貧困戶開展全方位的精準扶貧。
二、什么是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是針對粗放扶貧提出的,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qū)域環(huán)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2013年11月,習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作出了 “ 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 ” 的重要指示。
2014年1月,中辦詳細規(guī)制了精準扶貧工作模式的頂層設計,推動了“精準扶貧”思想落地。
2014年3月,習近平參加兩會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實施精準扶貧,瞄準扶貧對象,進行重點施策。進一步闡釋了精準扶貧理念。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新年首個調研地點選擇了云南,總書記強調堅決打好扶貧開發(fā)攻堅戰(zhàn),加快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5個月后,總書記來到與云南毗鄰的貴州省,強調要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fā)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并提出扶貧開發(fā)“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精準扶貧” 成為各界熱議的關鍵詞。
三、如何運用
在事業(yè)單位的招聘中,大多是基層崗位,因此精準扶貧是考試和今后工作中的難點和重點,并且在事業(yè)單位的考試尤其是高頻考點歸納概括的解題中與省考不同,答案不僅僅來源于材料更多還需要考生結合生活實際和工作實際,因此考生對國家政策的理解和細化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結合招考地區(qū)的實際情況,例如貴州的事業(yè)單位考試結合貴州省情,貴州的地理特點、經濟發(fā)展、政策背景等進一步的理解材料和用好材料。
在答題中精準扶貧如何運用在答題答案中。在客觀題中,根據(jù)材料回答與扶貧工作的措施時可以在措施當中結合當?shù)氐姆鲐毞绞?例如黎平的扶貧項目當中體現(xiàn)的精準扶貧中的到人到戶---7到戶:項目扶持到戶、干部扶持到戶、技術扶持到戶、資金扶持到戶、能人扶持到戶、市場扶持到戶、價格扶持到戶)考生在作答時可以選擇性的結合類似的措施與材料兩結合說明。
在作答作文題中,在開頭部分就可以直接結合國家提出該政策的目的及具體的措施。在論證部分任然可以本省實例和材料相結合談一談。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的結合材料還能體現(xiàn)出自己的思考,而不是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