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學(xué)習(xí):何
來源:易賢網(wǎng) 閱讀:1024 次 日期:2016-11-14 17:02:04
溫馨提示:易賢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了“初中文言文學(xué)習(xí):何”,方便廣大網(wǎng)友查閱!

初中文言文學(xué)習(xí):何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范仲淹《岳陽樓記》)

③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蘇洵《六國論》)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里”、“什么”。譯時,“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②大王來何操?(司馬遷《鴻門宴》)

③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

3.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

①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琵琶行》)

②然則何時而樂耶?(范仲淹《岳陽樓記》)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這樣”。

①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歐陽修《伶官傳序》)

(三)作語助詞,相當(dāng)于“啊”

①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

(四)何:通“呵”,喝問

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賈誼《過秦論》)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么樣”“怎么辦”“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②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張溥《五人墓碑記》)

③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司馬遷《鴻門宴》)

④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宮賦》)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于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jù)“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dāng)于“拿什么”“憑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

②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③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

①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蒲松齡《促織》)

【何乃】譯為“怎能”。

①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孔雀東南飛》)

更多信息請查看初中
易賢網(wǎng)手機網(wǎng)站地址:初中文言文學(xué)習(xí):何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易賢網(wǎng)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fù)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zhǔn)!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wǎng)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wù)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wǎng)警備案專用圖標(biāo)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guān)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quán)所有:易賢網(wǎng)
云南網(wǎng)警報警專用圖標(biāo)